[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自适应缓冲减速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8712.X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7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琴;孙越;李月路;孙志彬;于师翊;董满生;侯超群;张荣健;郭珊珊;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E01F9/559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踏板 升降机构 箱体机构 减速带 自适应 非牛顿流体 弹簧机构 缸体机构 踏板支撑 浮动式 齿轮齿条机构 自适应缓冲 滑块机构 自动下降 踏板 工程车 人字形 升降槽 升降杆 舒适性 沉降 顶面 缸体 缓冲 减小 埋设 颠簸 车轮 货车 路基 噪音 体内 货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式自适应的缓冲减速带装置。包括减速踏板、一对结构相同的升降机构、踏板支撑块和箱体机构;减速踏板、减速踏板升降机构和踏板支撑块均位于箱体机构;箱体机构的顶面设有与减速踏板对应的踏板升降槽;升降机构包括人字形升降杆、弹簧机构、一对滑块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和C型缸体机构;C型缸体机构的缸体内设有非牛顿流体;使用时,本装置埋设于道路的路基内,减速踏板位于道路的路面上,当车辆低速通过时,缸体内非牛顿流体呈现液态,减速踏板自适应自动下降,增加舒适性和货物安全性;车轮离开减速踏板时,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减速踏板升起减速带的自适应沉降将有效减小颠簸,降低货车等工程车带来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式自适应缓冲减速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道路交通使用的减速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减速丘,另一种为标准减速带。减速丘一般为人工徒手铺设,没有标准的模具,所以有些减速丘被铺设的又高又宽,对于低底盘的车辆来说威胁非常之大。标准减速带从材质上来说又分为两种,一种为橡胶减速带,一种为铸铁减速带。橡胶减速带截面为圆弧型,铸铁减速带截面为梯形相对与橡胶减速带其通过舒适性更低,更颠簸。另外现有标准减速带铺设方式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道路表面,一旦损坏,就要全部拆除,造成大量浪费,并且拆除后也对路面会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速带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自适应缓冲减速带装置。
一种浮动式自适应的缓冲减速带装置包括减速踏板1、一对结构相同的升降机构、踏板支撑块8和箱体机构;
所述减速踏板1、一对升降机构和踏板支撑块8均位于箱体机构内,一对升降机构对称固定连接着减速踏板1的底部;箱体机构的顶面设有与减速踏板1对应的踏板升降槽;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人字形升降杆22、弹簧机构、一对滑块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和C型缸体机构;所述C型缸体机构包括C型缸体17和两只活塞,为双活塞的活塞式缸体机构,所述C型缸体机构的缸体内设有非牛顿流体;
人字形升降杆22的顶部固定连接着减速踏板1的底部,人字形升降杆22的一侧杆通过一侧的滑块机构连接着C型缸体17一端的活塞杆,人字形升降杆22的另一侧杆通过另一侧的滑块机构和齿轮齿条机构连接着C型缸体17另一端的活塞杆;所述弹簧机构位于人字形升降杆22的两侧杆之间,弹簧机构包括纵向弹簧18和横向弹簧19;通过一对滑块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和C型缸体机构的力的传递实现减速踏板1升降动作;通过纵向弹簧18和横向弹簧19实现的减速踏板1升降回位;
使用时,所述缓冲减速带埋设于道路的路基内,减速踏板1位于道路的路面上,车辆低速通过减速踏板1时,缸体内的非牛顿流体呈现液态,减速踏板1自适应沉降,当车轮离开减速踏板1时,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减速踏板1升起。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减速踏板1的横截面呈梯形,减速踏板1的表面均布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反光材料层。
所述升降机构的人字形升降杆22的两侧分别为左连杆7和右连杆12,人字形升降杆22的中部为直立杆,直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着减速踏板1的底部,直立杆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左连杆7和右连杆12之间,且固定连接着纵向弹簧18的上端;纵向弹簧18的下端固定连接着支撑结构块20的顶部;
每对滑块机构包括对应配合的滑块和滑轨15,一对滑块机构的滑块在水平方向相对应,所述横向弹簧1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着相对应的两侧滑块的一端;所述左连杆7的下端和右连杆1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着一对滑块机构的滑块的上部;所述C型缸体机构的两只活塞位于C型缸体17的两端,一侧滑块的另一端对应固定连接着C型缸体17一端的左活塞杆23,另一侧滑块的另一端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对应固定连接着C型缸体17另一端的右活塞杆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8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速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逆型方型减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