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能见度分析的道路安全限速提示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7510.3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4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李敏;李忠彬;郑来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4 | 分类号: | G08G1/04;G08G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250357 山东省济南市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能见度 分析 道路 安全 限速 提示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能见度分析的道路安全限速提示系统及方法,包括路面、照相机、标识牌、支筒、支杆、扬声器、识别图标、无线数传模块、防护壳、中央计算机、无线接收模块、显示屏,所述路面上方每一路段内有多组识别组,每一识别组指的是按照预设距离设有照相机、标识牌和显示屏,所述照相机与显示屏通过竖直的支筒与路面固定连接,所述标识牌通过支杆与路面固定连接。还包括基于能见度分析的道路安全限速提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能见度分析的道路安全限速提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能见度数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中的安全预视距离,进而会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在现有对低能见度的描述中,大部分是针对雨雾等自然气象变化,而实际在道路交通领域导致能见度降低的因素则远不止雨雾,例如季节性的烧荒、风沙扬尘、工业污染等等因素都会导致局部的能见度下降,这些因素与雨雾共同构成的低能见度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的安全,而现有的能见度探测设备,尤其是应用于道路交通中的能见度探测设备基本上是以探测雾为主,很少有根据道路交通实际需要且全方位兼顾的能见度探测设备投入实际应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能见度分析的道路安全限速提示系统及方法。
由于如季节性的烧荒、风沙扬尘、工业污染,以及一些地区天气、风沙变换频繁的原因,在一些形成原因复杂,干扰因素多,能见度变化极其频繁,高低极其多变的路段,进行能见度提示不具有时效性,现有的能见度提示往往是从一些固定的设备或者网络数据采集,其给出的数值在一天或半天之内往往是单一数值,非常不利于现场警示,例如某工厂烟囱附近经常因废气而能见度降低,同时该地风沙大,也有因风沙原因能见度骤然降低,但是风停后能见度可能又马上恢复正常,这种复杂的现场变化,通过简单地长时段单一地能见度警示,其效果是很差的,如果现场已经能见度很高了,还强行进行警示播音,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影响交通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乏自动化、定制化、针对性强的能见度提示方法和系统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数据准确、全面探测的道路安全限速提示系统,包括路面、照相机、标识牌、支筒、支杆、扬声器、识别图标、无线数传模块、防护壳、中央计算机、无线接收模块、显示屏,所述路面上方每一路段内有多组识别组,每一识别组指的是按照预设距离设有照相机、标识牌和显示屏,所述照相机与显示屏通过竖直的支筒与路面固定连接,所述标识牌通过支杆与路面固定连接,所述照相机与标识牌中心处高度相同,所述照相机侧边集成安装有无线数传模块,且照相机与无线数传模块数据连接,所述无线数传模块无线地数据连接至中央计算机,所述显示屏内集成安装有无线接收模块,且无线接收模块与中央计算机无线数据连接,所述显示屏两侧对称安装有扬声器,且显示屏和扬声器与无线接收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多组识别组配有一台中央计算机。
作为优选,所述照相机与无线数传模块外侧安装有防护壳,且防护壳与支筒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筒中心为空心状,且连接线缆穿过支筒内部分别与照相机、无线数传模块、显示屏、扬声器和无线接收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照相机可拍摄全部可见光波段和部分红外光波段光的图像。
作为优选,所述标识牌表面标记有规则的识别图标。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横跨路面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支杆、支筒和标识牌采用铝合金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照相机与标识牌中间路面为直线型。
一种基于能见度分析的道路安全限速提示方法,其利用如前所述的一种基于能见度分析的道路安全限速提示系统以进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安设步骤:在一定长度的一个路段内的一侧路面边缘依顺序设置多组识别组,每一识别组内,按照预设距离设有照相机、标识牌和显示屏,照相机和标识牌中心处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