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振动压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7059.5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8 | 分类号: | E0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施工 振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振动压路设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基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与水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基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杆。该公路施工用的振动压路设备,通过导向滚筒向上推动支杆,支杆带动中间杆向套筒的内部延伸,使得缓冲弹簧被压缩而发生弹性形变,实现对斜坡路面的快速适应,有利于提高该设备对斜坡路面的压实效果,利用缓冲弹簧对导向滚筒的缓冲效果,避免压路时的剧烈晃动而影响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振动压路设备。
背景技术
公路建设是指公路网规划、公路勘察设计、公路施工、养护和管理等工作的总称,一个国家的公路建设规模根据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按其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重要性,再结合地理环境条件来确定,中国的公路建设由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交通部划定国家干线公路网,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布局,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本地区公路网规划,采取多渠道资金来源设计和修建,由交通部和下属各省、市、自治区公路部门负责养护和管理。
振动压路机是利用其自身的重力和振动压实各种建筑和筑路材料,在公路建设中,振动压路机最适宜压实各种非粘性土壤、碎石、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而被广泛应用,在一些小规模的公路建设中,需要使用小型压路设备进行路面压实,但是现有技术的小型压路设备大多只是起到简单的压实作用,在斜坡路面的压实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振动压路设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振动压路设备,具备斜坡路面压实效果较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小型压路设备大多只是起到简单的压实作用,在斜坡路面的压实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斜坡路面压实效果较好,工作效率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施工用的振动压路设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基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与水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基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导向滚筒,所述中间杆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筒的底部和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油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内侧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板,两个所述支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机动箱,所述机动箱的顶部与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动箱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燃油发动机,所述机动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块,所述套块的内侧面活动套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另一端与燃油发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轴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位于燃油发动机侧面的主动齿轮,两个所述支板之间活动套接有位于机动箱下方的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与两个主动齿轮一一对应,所述被动齿轮的外沿与主动齿轮的外沿相互啮合,两个所述夹板之间活动套接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压路滚筒。
优选的,所述滚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位于压路滚筒两侧的传动轮,所述活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位于被动齿轮外侧的传动套管,所述传动轮与传动套管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水箱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基板的下方且位于压路滚筒的左上方。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基块,所述基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另一端固定套装有防滑套,两个所述基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杂物箱,所述杂物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管,且收集管的另一端与压路滚筒相互靠近且错开,所述杂物箱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套板,所述套板的一端与一个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