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0529.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6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李淑云;陈建龙;姚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1;F24F11/64;F24F11/86;F25B49/02;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王雪梅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首次上电开机运行后,获取空调器所处的室外环境温度;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持续地升频运行;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间断地升频运行。本发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高低控制压缩机启动后的升频方式,避免限制压缩机的运行能力、拖延压缩机的升频时间,不但可以保证压缩机正常的回油,而且还可以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大幅度地缩短压缩机的升频时间,从而达到快速制冷或制热的目的,改善了空调器刚开机后的短时间内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在家用电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以空调为例,为了满足用户快速制冷制热的需求,从而带来更舒适的使用体验,现有的空调在刚开机时,一般都会使压缩机快速升频至较高的频率运行。在压缩机运行时,压缩机中的制冷剂会被迅速地排出,在管路系统中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润滑油会随着制冷剂一同排出压缩机,进入到管路中,只有排出的这部分润滑油顺利回到压缩机中(即回油),才能维持整个系统中润滑油的动态平衡,否则,压缩机会因为缺油而损坏。目前市场上大多空调采用油分离器与回油毛细管结合的设置方式,将排出压缩机的润滑油通过油分离器分离出来进而通过回油毛细管回到压缩机中。但是对于变频空调来说,随着压缩机工作频率的升高,润滑油的排出速度/速率也越来越快,当润滑油的排出速度/速率超过回油毛细管的最大回油速度/速率时,便容易产生缺油的现象。因此为了保证正常回油,在压缩机快速升至高频的过程中,通常会强制压缩机在某个或某些固定频率(回油频率)上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待回油稳定后继续升频。
上述设置方式虽然保证了正常回油,但是强制压缩机在回油频率上持续运行一段时间的设置方式,使得空调在开机快速制冷制热过程中,压缩机的升频时间过长,减缓了压缩机达到最大工作频率的速度,也就增加了空调开机后快速制冷制热的时间,进而影响空调快速制冷制热的效果,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也就是说,现有的空调开机升频控制方法存在由于升频时间长而导致的快速制冷制热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空调器开机后的短时间内获得良好制冷制热体验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回油。
本发明第二方面和第四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开机时保证压缩机正常回油的前提下提高开机后短时间内的制冷制热体验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首次上电开机运行后,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处的室外环境温度;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持续地升频运行;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间断地升频运行。
可选地,在所述压缩机持续地或间断地升频运行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频率,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升频。
可选地,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按照第一预设速率持续地进行升频运行。
可选地,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按照第二预设速率进行升频运行;
判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频率,若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第二预设频率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继续升频运行;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0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