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6281.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楼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8 | 分类号: | B21C37/08;C21D9/08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输送管道 毛坯 加热 制作 半成品 机械技术领域 奥氏体组织 马氏体组织 成型模具 模具冲压 碳钢板材 选择设定 备料 淬火 管体 空腔 焊接 备用 成型 冷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混凝土输送管道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管体,本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选择设定尺寸的碳钢板材作为毛坯备用;B、加热:将上述毛坯加热830—950摄氏度使其转变为奥氏体组织;C、成型:将加热后的毛坯放置在成型模具处,经模具冲压后得到半成品管道;D、淬火:将上述半成品管道冷却至200—280摄氏度使其转变为马氏体组织;E、焊接。本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对混凝土稳定输送,通常采用强度比较高的金属输送管道。
现有的输送管道通常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导致其加工难度比较大。一体式结构的输送管道通常采用铸造工艺制作,但是,铸造工艺的输送管道其成品率比较低,导致其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作简便且稳定性高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混凝土输送管道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本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选择设定尺寸的碳钢板材作为毛坯备用;
B、加热:将上述毛坯加热830—950摄氏度使其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C、成型:将加热后的毛坯放置在成型模具处,经模具冲压后得到半成品管道;
D、淬火:将上述半成品管道冷却至200—280摄氏度使其转变为马氏体组织;
E、焊接:将冷却后半成品管道的连接处焊接,形成管状的混凝土输送管道。
本制作方法创造性的先将原料毛坯进行对应的热处理,加热后奥氏体组织的毛坯其成型性能比较好。
将奥氏体组织的毛坯放置在成型模具处后,通过模具对其稳定成型。
成型后立即进行淬火处理,使其具备比较高的硬度。
最后对半成品管道的连接处进行焊接,焊接后得到管状的混凝土管道。
在上述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的板材为高碳钢。
在上述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成型模具包括机架、固定模、活动模和驱动件,上述固定模固连在机架上且在固定模上部具有凹入的凹口,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上,驱动件与活动模相连,活动模上具有凸出的成型部,当驱动件带动活动模下移后上述的成型部能嵌于凹口处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弧形的成型腔体。
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模相固连。驱动件动作过程中能使活动模相对于固定模稳定的上下平移,从而实现开模和合模动作。
在凹口和成型部的作用下能将平板状的毛坯成型为弧形。
在上述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固定模内部具有靠近于凹口处的冷却通道,上述机架上还固连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连接管与上述冷却通道相连接。
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能使冷却介质在固定模内循环流动,从而对成型后的半成品管道进行稳定的淬火作业。
在上述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循环泵使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内循环流动,通过上述冷却介质对半成品管道进行淬火处理,其淬火处理过程中的降温速度为30—50摄氏度/秒。
在该冷却速度条件下能稳定提高半成品管道的硬度和内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