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6136.7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其伟;王丽;刘贯东;毛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58;H01M4/62;H01M4/131;H01M4/136;H01M4/1391;H01M4/1397;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锂 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正极材料 重量百分比 复合正极材料 导电添加剂 粘结剂 制备 有效地 锂离子 电池 消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过氧化锂70‑80%;导电添加剂10‑15%;粘结剂10‑15%。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复合正极材料70‑80%;导电添加剂10‑15%;粘结剂10‑15%;其中,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和过氧化锂,所述正极材料和所述过氧化锂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正极材料90‑99%;过氧化锂1‑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正极材料锂离子的消耗,提升电池的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70年第一个锂离子电池出现后,锂离子电池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青睐。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锂离子电池的锂主要来源于该种正极材料。
但是,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在负极片一侧所形成的SEI膜会消耗大量的正极锂离子,从而导致不可逆容量的损失,并且,如果这种负极片所采用的材料为更高容量的硅负极的话,则会加剧不可逆容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少正极锂离子消耗、提升锂离子电池容量的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过氧化锂 70-80%;
导电添加剂 10-15%;
粘结剂 10-15%。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过氧化锂75-80%;导电添加剂10-13%;粘结剂10-12%。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过氧化锂80%;导电添加剂10%;粘结剂1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上述的重量百分比将所有材料一次加入NMP溶剂中,分散均匀形成均一浆料;
2)将步骤1)所得的浆料涂敷于铝箔上,在80-9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4-10 小时,得到正极片。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复合正极材料 70-80%;
导电添加剂 10-15%;
粘结剂 10-15%;
其中,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和过氧化锂,正极材料和过氧化锂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正极材料90-99%;过氧化锂1-10%。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复合正极材料75-80%;导电添加剂10-13%;粘结剂10-12%;其中,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和过氧化锂,正极材料和过氧化锂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正极材料95-99%;过氧化锂1-5%。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添加过氧化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复合正极材料80%;导电添加剂10%;粘结剂10%;其中,复合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和过氧化锂,正极材料和过氧化锂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正极材料97.5%;过氧化锂2.5%。
进一步地,上述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或者三元正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6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