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生产L-茶氨酸的菌群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5381.6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常慢慢;宛晓春;张照亮;张正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3/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氨酸 菌群 茶树 分泌 谷氨酰胺 内生菌 乙胺 合成 生产 对数生长期 工业化应用 高效合成 黄单胞菌 生产效率 无菌组织 培养基 杆菌属 实验组 底物 藤黄 应用 生长 检测 | ||
1.一类生产L-茶氨酸的菌群,其特征在于,该菌群为从茶树无菌组织培养苗中分离到的茶树内生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L-茶氨酸的菌群,其特征在于,分离法为:取数片茶树组培苗叶片,用剪刀剪成0.5cm×1.0cm的片状后,随机斜插入固体LB培养基中,封口膜封口,28℃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2-3天,待叶片周围长出丰富的菌群后,将其接种到液体LB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养,所获得的菌群即为生产L-茶氨酸的菌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L-茶氨酸的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树品种为安徽省茶树品种“舒茶早”、云南省茶树大叶种“云抗10号”、浙江省茶树品种“龙井43”和“乌牛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L-茶氨酸的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群为黄单胞菌科藤黄杆菌属。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群在生产L-茶氨酸中的应用。
6.一种生产L-茶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数片茶树无菌组培苗叶片,用剪刀剪成0.5cm×1.0cm的片状后,随机斜插入固体LB培养基中,封口膜封口,28℃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2-3天,待叶片周围长出丰富的菌群后,将其接种到液体LB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养;
2)将菌群在28℃振荡培养至OD600为1.0时,向培养液中同时添加终浓度为20mM谷氨酰胺和20mM乙胺,培养7d以上;
3)取得的培养液100℃水浴裂解30min,并于-20℃反复冻融2~3次后,12000rpm,离心15min,获得富含L-茶氨酸的上清液。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L-茶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培养10天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L-茶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树品种为安徽省茶树品种“舒茶早”、云南省茶树大叶种“云抗10号”、浙江省茶树品种“龙井43”和“乌牛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3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