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管道缺陷修复方法以及修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4452.0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红;胡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管道 缺陷 修复 方法 以及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管道缺陷修复方法以及修复设备,包括步骤S1选取材料以及胶体、步骤S2管体表面处理、步骤S3刷胶缠绕、步骤S4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修复方法与传统的补板和堆焊相比的优势主要在于不需要在管体上进行焊接作业,这样可以降低在运行的管道上进行焊接作业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管道缺陷修复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管道缺陷修复方法以及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管道修复技术在国外一般被称为“3R技术”,即Repair, Rehabilitation,Replace(修补、修复及更换管段)。修补多指管道日常的维护、维修以及泄漏事故发生时的抢险和临时性维修,而修复及更换管道则属管道的永久性修复。国内,对于各种检测手段发现的管道缺陷,均需要进行修复处理。而针对高、中压油气管道,则多采用外修复法。外修复方法还可细分为管体缺陷补强修复和管道防腐层修复。管体缺陷补强方法一般采用堆焊、补板、套筒、复合材料修复等多种方式。补板在北美和欧洲等国家一般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尤其对输气管线禁止使用这种维修方法。加拿大曾发生输气管道打补丁后,产生脆断的事故。加拿大曾发生输气管道打补丁后,产生脆断的事故。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焊接时的外部条件环境,当空气湿度太大时,容易产生氢脆,当环境温度太低时容易产生冷脆问题。对于套筒修复,无论是A型套筒还是B型套筒,安装人员必须接受充分的培训, 具有相应的技能水平,以保证安装的效果。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安装工艺谨慎焊接,尽量减少焊接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现有的修复技术存在的不足:1.施工灵活性差2.修复成本高3.要求较高的人员技术水平4.需在管道上焊接的需停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管道缺陷修复方法以及修复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步骤S1选取材料以及胶体、步骤S2管体表面处理、步骤S3刷胶缠绕、步骤S4 检测,其特征在于;
步骤S1:选取修复材料要与管体钢级相同或更高级材料,胶体为粘结力强且凝胶时间短的高强度胶;
步骤S2:利用沙纸或者角磨机对就有缺陷的管材进行打磨,使其达到st3等级;
步骤S3:利用与具有缺陷管体相同钢级或更高钢级的200mm 宽的薄钢板和高强度密封胶对经过表面处理的管体进行同方向的紧密缠绕,薄钢板与管体之间进行同时同向刷胶和缠绕;缠绕始端超出待修复缺陷100mm,斜向间距5-8mm.终端超出待修复缺陷100mm;
步骤S4:检测缠绕始端是否超出待修复缺陷100mm、斜向间距是否在5-8mm、终端是否超出待修复缺陷100mm。
其包括:移动基体以及移动结构;
所述移动结构位于移动基体上,所述移动基体上设有进给单元,所述进给单元上设有修复单元;
所述进给单元,其包括:上进给结构以及下进给结构;
所述修复单元,其包括:缠绕机构和刷胶机构;
所述移动基体上设有供电结构;
所述下进给结构,其包括:直线模组平移台、辅助部、承载板;
所述直线模组平移台平行固定于移动基体上,所述承载板配装于直线模组平移台上;
所述上进给结构,其包括:环形支撑架、圆环滑轨、内齿轮、安装盒、外齿轮以及进给马达;
所述环形支撑架固定于承载板上,所述内齿轮与圆环滑轨均配装于环形支撑架上,所述安装盒可在圆环滑轨上移动,所进给马达固定于安装盒外壁,且外齿轮与其驱动端连接,所述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
所述缠绕机构,其包括:轴架、轴体、缠绕马达以及物料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式空冷器管箱堵漏装置及堵漏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管堵漏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