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悬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3690.X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柴康杰;李龙晶;廖武;张永康;王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悬置 外骨架 衬套 小衬套 动力总成 副车架 受力 硬点 安装凸台 衬套中心 橡胶刚度 橡胶软垫 轴线方向 分解力 后支架 扭矩轴 贴合面 减小 解耦 拉杆 连线 整车 转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悬置结构,包括后悬置外骨架、大衬套及小衬套;后悬置外骨架连接大衬套和小衬套,后悬置通过大衬套外骨架与副车架连接;后悬置通过小衬套外骨架与后支架连接;安装凸台和副车架贴合面保持水平,连接大小衬套的外骨架轴线,即大小衬套中心点连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大衬套的硬点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小衬套的硬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本技术方案的后悬置结构,当动力总成绕扭矩轴转动时,如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夹角趋近于90度时,此时拉杆受力沿外骨架轴线方向,即橡胶刚度的X向,此时在Z向没有分解力,橡胶软垫在X方向的刚度得到充分利用,后悬置不会Z向受力,仅受X向拉力;同时对动力总成的解耦有利,可以减小动力总成的振动,从而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置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后悬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如今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汽车的观念也开始升级,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开始关注它的乘用体验,而且对其噪声、振动等NVH性能也高度重视。悬置系统作为动力总成与车身连接的关键部件,一方面支撑着动力总成,另一方面还有减振和防振作用。通常情况下,三点悬置系统中后悬置采用拉杆式结构,后悬置在防止动力总成扭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对整车NVH性能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拉杆式后悬置结构,主要由安装凸台01、橡胶软垫02、橡胶外骨架03组成。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压装把橡胶软垫压进橡胶外骨架中,螺栓自下而上穿过凸台孔,实现后悬置和副车架的连接。
在后悬置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后悬置对动力总成运动的解耦作用,三点悬置中后悬置主要是防止动力总成扭转,即绕整车扭矩轴旋转,在该过程中后悬置主要受沿拉杆方向的拉力。但是,后悬置结构中大衬套和小衬套的硬点连线通常为水平状态,导致拉杆在Z向的受力也较大,不能更好的实现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悬置结构,在保证后悬置强度的基础上,优化橡胶外骨架结构,改善悬置对动力总成的解耦情况,从而提升整车NVH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后悬置结构,包括后悬置外骨架、拉杆、大衬套及小衬套;所述拉杆连接大衬套及小衬套;所述后悬置外骨架固定于大衬套外骨架上,后悬置通过所述大衬套与副车架连接;所述后悬置通过所述小衬套外骨架与后支架连接;
在所述后悬置外骨架上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和副车架贴合面保持水平;
连接大衬套外骨架与小衬套外骨架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所述大衬套的硬点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小衬套的硬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所述大衬套的硬点与所述小衬套的硬点的连线,与所述安装凸台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20度。
所述大衬套的硬点与所述小衬套的硬点的连线,与所述安装凸台平面的夹角优选为10度。
所述大衬套的硬点与所述小衬套的硬点的连线为第一直线;
左悬置衬套的硬点与右悬置衬套的硬点的连线的中点与所述小衬套的硬点的连线为第二直线;
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的夹角小于110度。
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的夹角趋近于9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的后悬置结构,安装凸台面和副车架安装面贴合,此时后悬置的大衬套硬点高于小衬套硬点,当动力总成绕扭矩轴转动时,如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夹角趋近于90度时,此时拉杆受力沿外骨架轴线方向(即橡胶刚度的X向,此时在Z向没有分解力),橡胶软垫在X方向的刚度得到充分利用,后悬置不会Z向受力,仅受X向拉力;同时对动力总成的解耦有利,可以减小动力总成的振动,从而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3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悬挂系统的拖拽臂
- 下一篇:一种下摆臂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