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层间短路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2023.X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短路检测电路 输出端 短路 通电指示装置 变压器检测 通电 层间短路 负载电阻 快速检测 匹配 串联 直观 变压器输出功率 次级线圈组 并联电压 测试装置 电压电流 负载电压 可变电阻 输入电压 检测层 输入端 推广性 两组 施加 检测 节约 观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层间短路快速检测方法,涉及变压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在待测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入匹配待测变压器输出功率的负载电阻,并在所述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压测试装置;S2.在各组输出端间串联短路检测电路,所述短路检测电路上串联有与电压电流相匹配的可变电阻和通电指示装置;S3.对待测变压器的输入端施加额定输入电压,观察通电指示装置显示是否通电,若显示通电,则通电的短路检测电路所连接的两组输出端所在的次级线圈组间短路,反之,则未短路;可在检测负载电压的同时,直观的检测层间是否短路,解决了变压器检测不到位的问题,且该方法简单快捷、直观有效,推广性强,节约人力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交流变压器层间短路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交流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的检测通常有两个指标:一是各输出电压是否合格,二是各输出层间是否短路。
目前对以上两个指标的检测方法需要分为两步,首先分别对各输出端连接的匹配功率的负载检测负载电压,判断负载电压是否符合额定输出电压范围;再对变压器进行耐压测试,判断层间是否短路。由于耐压检测比较繁琐,全部进行耐压检测,成本太高,因此,目前的检测工艺中都是对变压器进行耐压抽检,对未抽检到的变压器,当层间(次级线圈间)短路时,仅通过负载电压端的检测时,负载电压值是合格的,但无法获知层间是否短路,如此就会出现检测不到位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变压器层间短路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在各输出层间连接的负载电压检测电路间串联与电压电流相匹配的可变电阻和灯,可在检测负载电压的同时,直观的检测层间是否短路,解决了变压器检测不到位的问题,且该方法简单快捷、直观有效,推广性强,节约人力和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层间短路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测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入匹配待测变压器输出功率的负载电阻,并在所述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压测试装置;
S2.在各组输出端间串联短路检测电路,所述短路检测电路上串联有可变电阻和通电指示装置;
S3.对待测变压器的输入端施加额定输入电压,观察通电指示装置显示是否通电,若显示通电,则通电的短路检测电路所连接的两组输出端所在的次级线圈组间短路,反之,则未短路。
一个变压器有多组输出端,由每组输出端包括两个接头,两个接头连接负载电阻,两个接头由次级线圈组引出,短路检测电路将两组输出端串联起来,如果串联的两组输出端短路(即层间短路),则与短路检测电路形成回路,通电指示装置有电流流过,会有所指示。
进一步的是,所述短路检测电路与各组输出端连接点位于电压测试装置与负载电阻之间。在连接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将连接点设置在检测负载电压的电路上,方便整体的安装和拆卸,使负载电压的检测和层间短路检测一次性完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可变电阻的电阻值为1-100kΩ。针对不同的变压器,选择不同的电阻值。由于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不同,设V1和V2为两个次级短路层的输出电压值,则可变电阻两端电压为V1-V2~V1+V2,根据通电指示装置所需的发光驱动电流,则可确定出可变电阻的值。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电指示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或LED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2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