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1611.1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8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罗贵火;凤朝军;陈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F16F15/12;F16F1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油膜 支承 挤压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包括支承盖、浮动环、鼠笼、封油涨圈;所述浮动环包括圆柱形的环体、自环体一端向外延伸出的支架部、自支架部的顶端向后返回延伸的折返部,该折返部同样为圆柱形,所述折返部通过支架部形成相对环体的弹性结构。所述浮动环带有折返式弹支结构,安装在油膜外环上。封油涨圈有3个,其中安装边远端用一个涨圈封油,安装边近端油膜由浮动环分为两层,内外层油膜各用一个涨圈分开。本发明中环体、支架部、折返部形成了折返式弹性支承,可增强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性能,有效避免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内外环碰磨失效的问题,有利于验证和修正仿真模型,为其工程应用提供试验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航空发动机减振部件挤压油膜阻尼器。
背景技术
挤压油膜阻尼器普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转子部件当中,用于转子部件的减振,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的结构逐渐复杂,转子部件的振动问题也越来越来突出,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难以满足减振需求,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失效,内外环易产生碰磨现象。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往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试验研究中内层油膜压力难以测量的难题,为验证建立的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提供了试验支持,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包括圆柱形的支承盖、位于支承盖内并与支承盖同轴设置的浮动环、位于浮动环内并与浮动环同轴设置的鼠笼;
所述浮动环包括圆柱形的环体、自环体一端向外延伸出的支架部、自支架部的顶端向后返回延伸的折返部,该折返部同样为圆柱形,所述折返部通过支架部形成相对环体的弹性结构;所述折返部的末端向上延伸的安装边,该安装边固定在支承盖的端面上;所述环体位于支承盖与鼠笼之间,且环体与支承盖之间设有近端外层封油涨圈,环体与鼠笼之间设有近端内层封油涨圈,环体相对支架部的另一端抵靠有远端封油涨圈。
进一步的,环体、支承盖、远端封油涨圈、近端外层封油涨圈围成的空间内密封有外层油膜。
进一步的,环体、鼠笼、远端封油涨圈、近端内层封油涨圈围成的空间内密封有内层油膜。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环的安装边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承盖前端。
进一步的,鼠笼和支承盖安装在衬套的两侧。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环体、支架部、折返部形成了折返式弹性支承,可增强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性能,有效避免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内外环碰磨失效的问题;
(2)利用本发明可试验研究浮动环带弹支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特性,验证和修正仿真模型,为其工程应用提供试验数据支持;
(3)本发明使得浮动环具有一定的刚度,涡动浮动减小,可改善了内外层油膜分布情况;同时折返部上的安装边直接与支承盖固定而限制了浮动环的自转,简化了为限制浮动环自转而新增的销钉、凸台等设计;
(4)本发明中鼠笼作为一个弹性支承,浮动环环体、支架部、折返部形成了另一个弹性支承,使得浮动环弹支刚度的调节的空间更大;增强了适应性;双弹性支承结构设计,对于外层油膜的回油具有一定的回油作用,提高了试验室空间的利用率;靠近安装边使用内外层涨圈的封油设计,简化了结构,同时对于浮动环的定心有一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浮动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浮动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整体装配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1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