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再生混凝土砌块砖骨料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0583.1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景山;顾云凡;陈鑫;黄鑫;张寒雨;时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B28B3/00;B28C5/00;C04B3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砌块 制备 砖骨料 抗压能力 透水路面 骨料 水路 混凝土砌块砖 硅酸盐水泥 天然石灰石 再生混凝土 石灰石 超塑化剂 二次利用 工程要求 功能优点 建筑垃圾 透水能力 透水性能 高速公路 筛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再生混凝土砌块砖骨料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再生混凝土砌块砖骨料代替透水混凝土中的石灰石骨料,将再生混凝土砌块砖粉碎筛选出合适的尺寸,并与硅酸盐水泥、超塑化剂和天然石灰石骨料等混合,制备满足工程要求的透水混凝土。该透水混凝土集成了再生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的功能优点,仅能够解决现有实际中建筑垃圾的急剧增长给环境、资源带来的各项问题,还能够将混凝土砌块砖材料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制备满足实际要求的透水路面。通过该方法制备成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和透水能力,能够充分满足现有城市中的透水路面甚至是高速公路透水路面的抗压能力要求和绝大部分透水路面的透水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掺再生混凝土砌块砖骨料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上世纪末开始研究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是一种透气透水、吸声降噪的生态建筑材料,其内部孔隙率在15%-35%,且存在相互连通的大孔洞,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透水混凝土采用部分或全部再生骨料取代天然骨料,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矿石资源,但对其力学性能有着一定的劣化作用,一般采取掺加细骨料、改性再生粗骨料或者掺加增强剂等方法来改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型、节材型建筑材料,符合我国当前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发展需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是采用废弃混凝土生产的骨料配制大孔隙具有一定透水功能的生态混凝土。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充分利用了再生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的功能优势,利用再生骨料可以变废为宝,减少垃圾处置费用,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混凝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使用量巨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同时建筑垃圾污染也日益严重。但我国的建筑垃圾回收率不足一成,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增加了废弃混凝土的高附加值的使用途径,减少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废弃骨料利用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目前,利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制备出来的透水混凝土会出现强度不达标,透水性能差等问题。
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研究者配制出了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申请号为CN2016108418861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基于多级再生骨料的耐久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水混凝土中的再生骨料为建筑垃圾废弃砖、废弃混凝土以及工业垃圾矿渣等,但是没有一种的再生骨料为再生混凝土砌块砖骨料;申请号为CN2017103371011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再生透水混凝土掺有废弃牡蛎壳、葡萄糖酸钠以及硅酸钠等非常见工程废料,限制较大,进行技术推广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透水混凝土强度较低,透水性能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掺再生混凝土砌块砖骨料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再生混凝土砌块砖骨料代替透水混凝土中的石灰石骨料,将再生混凝土砌块砖粉碎筛选出合适的尺寸,通过工艺方法,制备满足工程要求的透水混凝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掺再生混凝土砌块砖骨料的透水混凝土,所述原料按单位体积下的重量份计为:天然石灰石骨料720-1150kg/m3、再生混凝土砌块砖粉430-720kg/m3、硅酸盐水泥280-350kg/m3、超塑化剂2.0-3.0kg/m3、水60-90kg/m3。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原料按单位体积下的重量份计为:天然石灰石骨料861kg/m3、再生混凝土砌块砖粉574kg/m3、硅酸盐水泥320kg/m3、超塑化剂2.5kg/m3、水75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