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铀U(VI)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7809.2 | 申请日: | 201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红;暴一众;张旭霞;王梦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vi 药物 体外 筛选 竞争 免疫 吸附 测定 方法 | ||
1.一种用于铀U(VI)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促排效果的筛选及其对Zn2+稳态影响的筛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铀U(VI)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MT1/2抗原包被在酶标板上;4℃孵育过夜后用含1%牛血清白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封闭;洗板后加入一定浓度的U(VI)溶液或Zn2+溶液,37℃孵育后洗板;加入一定浓度的螯合剂,37℃孵育后洗板;加入特异性MT1/2单克隆抗体,37℃孵育后洗板;加入酶标二抗,37℃孵育后洗板;加入酶反应底物OPD,室温避光孵育后加入终止反应液2mol/L硫酸终止反应,然后用酶标仪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铀U(VI)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步骤进行:
(1)包被:用包被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溶解及稀释包被抗原兔肝MT1/2至工作浓度,加入96孔酶标板中,100μL/孔,4℃包被过夜,所述缓冲液为碳酸盐缓冲液;
(2)洗板:以PBST为洗液,洗板3次,每次5min,300μL/孔,弃液拍干;
(3)封闭:以1%牛血清白蛋白为封闭液,200μL/孔,4℃封闭过夜;封闭结束后,弃液拍干;
(4)U(VI)或Zn2+处理:加入一定浓度的U(VI)溶液和Zn2+溶液,100μL/孔,37℃孵育3h;
(5)洗板:同步骤(2);
(6)螯合剂处理:加入一定浓度的螯合剂,100μL/孔,37℃孵育0.5~3h;
(7)洗板:同步骤(2);
(8)加一抗:加入一定浓度的鼠抗MT1/2单克隆抗体(一抗),100μL/孔,37℃孵育1~3h;
(9)洗板:同步骤(2);
(10)加酶标二抗:加入1:1000~2000倍稀释的羊抗鼠IgG-HRP(二抗),100μL/孔,37℃孵育1h;
(11)洗板:同步骤(2);
(12)显色:加入新鲜配制的OPD底物显色液,100μL/孔,室温避光显色15min;
(13)终止反应:加2mol/L H2SO4溶液终止显色反应,50μL/孔;
(14)测定:于酶标仪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A49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铀U(VI)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VI)或Zn2+与MT1/2结合后能干扰包被抗原MT1/2与MT1/2单克隆抗体结合,使吸光度值降低5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铀U(VI)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螯合剂有效竞争结合MT1/2上的U(VI)或Zn2+进而恢复MT1/2抗原与MT1/2抗体结合的位点时,使吸光度值明显增加;如果螯合剂结合U(VI)或Zn2+的能力小于或等于MT结合U(VI)或Zn2+的能力,则不能竞争结合MT上的U(VI)或Zn2+而无法增加吸光度值;所述吸光度值增加与否用于评价U(VI)促排药物的药效及其对机体Zn2+稳态的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U(VI)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反应体系中以pH 9.6 0.05~0.1mol/L CBS作为包被缓冲液,包被抗原MT1/2工作浓度为0.6~2μg/mL,MT1/2抗体工作浓度为0.5~2μg/mL,U(VI)溶液和Zn2+溶液的工作浓度为150~600μmol/L,U(VI)和Zn2+溶液孵育的温度和时间各为37℃孵育3h,螯合剂孵育的温度和时间为37℃孵育0.5~3h,封闭液为含1%牛血清白蛋白的pH7.4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酶标二抗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洗液为含0.05%Tween 20、pH 7.4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T),显色底物为0.4mg/mL邻苯二胺,以pH 5.5的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78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双极板、电堆及燃料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电子标签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