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7792.0 | 申请日: | 201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郑颖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10K9/12;G10K11/00;G06F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该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单元;在背光模组背离液晶显示面板的一面上设置加强筋作为音波传导通道,在加强筋上贴附用于产生振动能量的振动激励器。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面上设置加强筋作为音波传导通道,将振动激励器贴附于该加强筋避免了液晶显示模组对振动激励器产生的振动能量造成音色的改变和音量的损失,消除了液晶显示模组在音波传导中的劣势,为液晶显示模组应用于下一代的全面屏电子设备提供了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自全面屏手机问世以来每年屏占比不断的提高,其整机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依靠压缩液晶屏手机各器件的体积,或者与液晶屏做“集成化”设计。在此设计思路推动下,部分整机厂设计中取消了手机天侧的通话音响,采用了将震动“骨传导”的方式通过手机机体的震动将音波传导到接触手机的人体面部,从而让人耳骨膜震动听到声音。
现有的“骨传导”技术主要有两类方式:第一类:通过手机中框震动,引起手机机体的震动,代表方案为“小米MIX”悬臂压电陶瓷发声方案;第二类:通过将振动激励器贴附在手机屏背后,直接手机屏的震动发声;代表方案为Sharp 305SH骨传导发声和vivo NEX AAC激励器。
在已知的第二类方式中,目前将振动激励器贴附在手机屏背后,只适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振动激励器不可直接贴附于常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背面,否则会产生能量损失和音色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避免了液晶显示模组对振动激励器产生的振动能量造成音色的改变和音量的损失,消除了液晶显示模组在音波传导中的劣势,为液晶显示模组应用于下一代的全面屏电子设备提供了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本发明一种液晶模组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该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在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单元;
在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面上设置加强筋作为音波传导通道,在所述加强筋上贴附用于产生振动能量的振动激励器。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基板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上基板通过光学胶水贴合,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盖板采用边缘封胶固化方式刚性连接到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的四条边与所述盖板通过固化树脂胶刚性连接到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听筒的听筒区,所述加强筋连通到所述盖板的听筒区。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内部的组件采用卡扣方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内部的组件采用凸包方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为CF基板,所述下基板为TFT基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均为玻璃基板、钢化玻璃基板或浮法薄玻璃盖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还包括音频处理模块以及与所述振动激励器电连接的音频信号驱动电路;
所述音频处理模块用于输出模拟音频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7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和终端
- 下一篇: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