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6231.9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慧;王志刚;王恒煦;吕智航;史一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马鑫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抑制 西瓜 专化型尖孢 镰刀 作用 淀粉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ON)是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生物防治是控制西瓜枯萎病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从小麦根际筛选到一株抑制FON的菌株,经鉴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ZN01。试验结果表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ZN01对FON的抑菌率为57.07%,对FON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6.21%。在‑20℃~60℃和pH值在4~9之间,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ZN01的发酵上清液抑菌效果稳定,其上清液的抑菌物质含有Myriocin、Sphingofungin E、Sphingofungin F、Sphingofungin C、Gabapentin。因此,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ZN01对FON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且抑菌效果稳定,在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开发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ON)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西瓜在世界园艺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是西瓜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年种植面积200万hm2,年产量约为7000余万吨(黄春艳等,2016)。西瓜枯萎病是限制西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致病菌是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FON)(于天祥,2004)。随着西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连作重茬导致病原基数升高,加重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生。探究有效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方法,已经成为当今西瓜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任迁琪,2016)。
近年来,针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1902年,由美国的Orten最早采用抗性育种方法成功育出有效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抗性品种Conquero,并证明其抗性的可遗传性(孔庆国,2001)。目前,我国培育的抗病品种主要有西农8号、京抗1号、秀丽等(丁建成等,2005),但由于西瓜遗传多样性极低,因此可被选育的抗病种质资源非常有限,而且常规育种周期长,进度慢,技术难度系数高,所育出的抗病品种只是相对抗病,生命力不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王万成,2008),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学药剂对西瓜枯萎病防治能够起到显著效果(严蕾艳等,2016),但其所产生的药物残留造成环境污染,伤害非靶标生物,甚至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制约西瓜产业的绿色发展;利用葫芦、冬瓜等植物的根类进行嫁接栽培对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治理有很好的效果并得到广泛应用(Sakata etal.,2007),但工作量大,影响果实的口感和品质;物理防治西瓜枯萎病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工作量较大,耗工耗时(孙义春等,2005)。
基于以上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生物防治是目前最有效且安全的防治手段,利用有益微生物或拮抗微生物抑制FON的生长,降低土壤中该病菌的数量,从而控制枯萎病病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筛选一株FON的拮抗菌株,研究其发酵上清液的稳定性和抑菌效应,为后续生防菌剂的生产应用和贮存提供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