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8042.7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5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壮壮;邢建;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壮壮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27/00;B24B27/033;B24B41/06;B24B47/20;B24B47/22;B24B55/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屑 喷雾 粉尘 结合体 收集箱 圆管 金属表面处理 活塞 储水箱 金属表面处理装置 金属加工工艺 鼓风机 电加热器 均匀开设 上活塞杆 外部设置 自然沉降 出水口 上气缸 再利用 沉降 吹动 水箱 出水 固联 气缸 扇叶 套接 打磨 喷洒 堆积 回收 外部 | ||
1.一种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装置的上气缸的底部固联储水箱,在上活塞杆的外部套接活塞,活塞位于储水箱的内部,储水箱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出水口用于喷水;
S2:S1中出水口中喷洒出来的水在扇叶的吹动下形成喷雾,喷雾与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废屑结合;
S3:S2中喷雾、粉尘与废屑的结合体自然沉降,在下气缸的顶部固联收集箱,收集箱内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用于吸收喷雾、粉尘与废屑的结合体,喷雾、粉尘与废屑的结合体沉降于收集箱内;
S4:S3中喷雾、粉尘与废屑的结合体在收集箱内堆积,在收集箱的外部设置电加热器,对收集箱升温,干燥喷雾、粉尘与废屑的结合体,得到干燥的粉尘与废屑,等待回收再利用;
其中,S1中采用的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电磁阀(2)、一号三通管(3)、二号三通管(4)、上气缸(5)、下气缸(6)、上打磨轮(52)、下打磨轮(62)、异型圆管金属(7)与辅助支撑模块(9),所述上气缸(5)与下气缸(6)设为竖直方向上镜像对称,一号三通管(3)的两端分别与上气缸(5)的下空腔和下气缸(6)的上空腔相连通,二号三通管(4)的两端分别与上气缸(5)的上空腔和下气缸(6)的下空腔相连通,一号三通管(3)与二号三通管(4)的另一端均与电磁阀(2)相连通,电磁阀(2)的另一端与进油口(1)相连通;所述上气缸(5)的内部设有上活塞杆(51),下气缸(6)的内部设有下活塞杆(61),上活塞杆(51)与下活塞杆(61)的一端均固联有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上打磨轮(52)与下打磨轮(62),上打磨轮(52)由上电机(53)驱动,下打磨轮(62)由下电机(63)驱动,上打磨轮(52)与下打磨轮(62)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异型圆管金属(7);所述下打磨轮(62)的外部设有辅助支撑模块(9),辅助支撑模块(9)用于对异型圆管金属(7)辅助支撑;所述上气缸(5)旁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磁阀(2)、上电机(53)和下电机(63)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模块(9)包括支撑轮(91)、支撑盘(92)、连杆(96)与丝杠(95),固定杆(8)的外部固联有两个连杆(96),两个连杆(96)关于固定杆(8)左右对称,连杆(96)与丝杠(95)之间通过丝杠(95)螺母副连接,丝杠(95)的顶部通过球铰(93)与支撑盘(92)铰接,支撑盘(92)的顶部通过支撑架与支撑轮(91)转动连接,支撑轮(91)的顶部与异型圆管金属(7)相接触,丝杠(95)的底部对称固联有扇叶(9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95)的外部套接有锥形弹簧(94),锥形弹簧(94)的顶部与丝杠(95)的顶部固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打磨轮(52)与下打磨轮(62)的外径自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上打磨轮(52)与下打磨轮(62)的外部等角度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0),安装槽(10)的内部设有刮片(11),且安装槽(10)与刮片(11)的大小为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2),刮片(11)为弧形结构,刮片(11)的两端延伸至限位槽(12)的内部,且刮片(11)的两端分别通过复位弹簧(13)与上打磨轮(52)和下打磨轮(6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型圆管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14),且凹槽(14)的长度大于限位槽(12)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壮壮,未经陈壮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80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