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异构互连网络中的信息自适应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6624.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0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李芍;张领辉;冯亮;安卫正;渠龙波;苏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727 | 分类号: | H04L12/727;H04L12/729;H04L12/721;H04L12/751;H04L29/0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互连 网络 中的 信息 自适应 传输 方法 | ||
1.一种车辆异构互连网络中的信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针对车辆信息系统中多种异构网络存在时的信息传输,实现信息在车辆异构互连网络中按需自适应互连;所述车辆异构互连网络是指在一个车辆上存在多种拓扑结构、协议、速率及带宽的总线或网络;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车辆信息系统网络传输模型;
将车辆信息系统中的网络和节点抽象为车辆信息系统网络传输模型,所述车辆信息系统网络传输模型为一种车辆异构互连网络的模型,该模型构建中,将车辆信息系统网络抽象为主干网、分系统网络和终端网络,以图形的节点和边的形式表示;
所述终端网络为:由点对点连接的串口、硬线或无线网络组成,是传感器或执行器与控制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所述分系统网络是连接多个功能相关的设备,从而使这些设备有机的组成一个分系统或车辆的功能体;
所述主干网是承载音、视频大容量数据传输,车际通信,车内的乘员显示控制,多媒体及分系统之间互连的网络,主干网采用高带宽的交换式网络;
步骤2:虚拟接入;
在车辆信息系统网络传输模型的基础上,将所有车辆信息系统中的物理设备统一编址,划入同一个逻辑网络中;
步骤3:维护直连物理链路信息传输状态;
在车辆信息系统网络传输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具有直连物理链路的两个邻节点,即该两个邻节点之间无需通过其它设备中转即可实现信息的传输,所述直连物理链路即直连数据传输物理链路,定义并监控维护该直连物理链路对信息传输所关注的物理参数;所述物理参数包括:链路的完整性与可用性、传输带宽、支持的协议、安全等级、误码率;
步骤4:管理信息传输接入需求;
在车辆信息系统网络传输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车辆信息系统中每个设备发起的需要传输的信息,通过信息传输接入需求来管理各个信息传输所需要满足的约束,包括:信息传输的端到端延时,传输所需的带宽或传输的信息长度,抖动,传输所需的网络协议,每个信息传输的物理路径;
步骤5:估计网络信息传输延时;
在车辆信息系统的网络中,针对数据传输物理路径中的点对点连接或中间节点的转发服务过程,估计信息的传输延时;
即,所述步骤5的网络信息传输延时估计中,使用所述步骤3的直连物理链路信息传输状态的维护过程,以及所述步骤4的信息传输接入需求的管理过程中的直连物理链路的带宽、中间节点的转发或服务能力,结合已存在的信息传输,计算得到信息传输的延时估计值;
步骤6:选择物理传输路径;
将信息传输的物理层通路选择抽象为一个在图中寻找路径的数学模型,即求解当给定传输物理链路的参数时,信息传输的需求被满足时的传输路径;
即,所述步骤6的物理传输路径选择中,通过所述步骤3得到直连物理链路的信息传输状态与能力,通过所述步骤4得到车辆信息系统中各个信息传输所需满足的要求,通过所述步骤5计算得到新增信息传输接入后导致的所有信息传输的延时变化,最终确定新增信息传输时的物理传输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异构互连网络中的信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虚拟接入中,将车辆信息系统网络中所有节点以逻辑地址,设备的中英文名称或16进制编码的方式统一在同一个虚拟网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6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