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2348.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刚;杨占林;姜虹;吕振辉;王继锋;王平;温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19 | 分类号: | B01J27/19;B01J35/10;C10G4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处理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将含铝源的物料混捏、成型、干燥后制得载体,所述铝源至少为含铝有机骨架材料;(2)步骤(1)的载体负载活性金属组分,然后干燥、焙烧得到最终加氢处理催化剂。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用于处理重质原料油时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重质原料油的高活性稳定性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加氢处理过程中,原油重质化程度不断地加深,更多的氮、硫、氧和金属等杂质的存在是后续处理过程中催化剂中毒的主要诱因,也是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来源。在原油加工过程中使用加氢处理催化剂能够有效地降低上述杂质的含量,提高后续加工油产品的品质。因此,如何制备出高效的加氢处理催化剂是本领域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
对于重质烃原料来说,反应物分子尺寸比较大,在传输扩散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力,催化剂较小尺寸的孔道不利于反应物分子的高效接近和产物的快速转移。因此,对于重质烃类原料的加氢处理过程,仍需提高加氢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可接近以及传质速率。较大的孔径和孔容有利于大分子的内扩散,也能避免或减缓由于反应所生成杂质沉积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传质效率。中国专利CN1160602A公开了制备具有较大的孔径和孔容载体的制备方法,并且改善了催化剂的堆密度。但是单一地提高催化剂的孔径和孔容会造成其表面积降低,这并不利于活性金属的大量负载,降低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因此,如何制备出给具有高活性中心、高扩散效率孔道的加氢处理催化剂,一直是本领域研究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
此外,采用浸渍法直接将第Ⅷ族及第ⅥB族的金属负载到氧化铝孔材料上,所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金属与载体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易形成无活性物种,难以完全硫化形成具有高活性相。因此,如何降低活性金属与载体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散性成为提高催化剂活性的重要手段。
中国专利CN1552794A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使用浸渍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有机羧酸类物质加入到活性组分的水溶液中,该类有机物会与主金属形成稳定络合物。尽管该浸渍液具有稳定性好、粘度低的特点,但在常规的焙烧条件下,部分有机羧酸在催化剂表面上结焦,从而影响活性金属分布和负载量。中国专利CN 101279289A公开了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载体上先负载有机化合物助剂,然后负载活性金属组分,在制备过程中干燥,但不进行焙烧。上述方法通过添加有机助剂修饰载体的表面来削弱活性金属和载体表面的作用力,但操作步骤繁琐,其效果不可控。
综上所述,现有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用于处理重质原料油时的活性及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用于处理重质原料油时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等优点。
本发明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将含铝源的物料混捏、成型、干燥后制得载体,所述铝源至少为含铝有机骨架材料;
(2)步骤(1)的载体负载活性金属组分,然后干燥、焙烧得到最终加氢处理催化剂。
上述方法中,含铝有机骨架材料可以采用市售商品或者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制备。优选的含铝有机骨架材料具有如下性质:活化后(200℃焙烧6小时)比表面为800~1500m2/g,优选为900~1300m2/g,孔容为0.4~1.0mL/g,优选为0.5~0.8mL/g。0.5~10nm的孔道所占比例为90%,优选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2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