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型压电换能器阵的纤维集成Michelson强度调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0102.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苑立波;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21 | 分类号: | G02F1/21;G02F1/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换能器 双芯光纤 强度调制器 纤维集成 干涉仪 相位差 两臂 纤芯 光纤通信领域 集成光器件 连续性变化 选择性驱动 电压信号 镀反射膜 干涉结构 合适位置 连续调制 光波 调制器 反射膜 中纤维 耦合器 光路 光强 两路 制备 挤压 光纤 传输 输出 干涉 制作 | ||
1.一种基于微型压电换能器阵的纤维集成Michelson强度调制器。包括:双芯光纤1、3dB耦合器2、底层电极阵列3、压电陶瓷阵列4、上层电极阵列5、反射膜6。其特征在于:双芯光纤1的一端制作了3dB耦合器2,另一端在端面上镀反射膜6,于双芯光纤1中间合适位置制备了由底层电极阵列3、压电陶瓷阵列4、上层电极阵列5构成的微型压电换能器阵。自双芯光纤1中一个纤芯输入的光波经3dB耦合器2分束后分别在双芯光纤1的两个纤芯中传输,于反射膜6处各自实现反向传输,随后在3dB耦合器2处进行干涉。接通电信号的压电换能器由逆压电效应对双芯光纤1进行挤压,使双芯光纤1内折射率在径向呈不均匀分布,导致双芯光纤1中传输的两路光信号之间产生相位差。通过可编程电压信号的输入,可以实现微型压电换能器阵的选择性驱动及其振动强度的控制。根据相应编码,能够使光纤内两路光波间相位差产生连续性变化,进而通过两路光波的干涉实现输出光强的连续性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能器,其特征为:微型换能器于双芯光纤的表面,以相应周期的阵列形式排布,其周期及单个压电结构可制作为微米量级,具体大小可根据器件输出特性要求采用相应制作工艺进行调整。微型压电换能器阵的具体功能:通过相应编码的电压信号的输入,能够实现双芯光纤内两路光波间相位差在0-2π之间的连续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能器中压电陶瓷,其制备特征为:将已制备有底层电极阵列的双芯光纤固定于可轴向旋转的装置当中,并于双芯光纤表面均匀涂覆(或蘸取)适量配制好的光敏性压电陶瓷墨水。通过电脑精确控制振镜组合,使激光照射于光纤表面,同时通过控制光纤的轴向旋转,将位于底层电极上的压电陶瓷墨水固化,保证每个底层电极中有部分不被覆盖,以便于和金属引线焊接。随后将残留在光纤表面未固化的压电陶瓷墨水进行冲洗,并将该光纤置于高温加热炉中做烧结处理,使压电陶瓷紧密的制备在底层电极阵列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光纤,其特征为:对称双芯光纤,光纤表面采用扇环形微型换能器;非对称双芯光纤,光纤表面可以采用扇环形或者环形微型换能器。进一步,采用带孔双芯光纤,并通过对光纤内空气孔的合理设计,实现双芯光纤受外力作用过程中应力、应变在光纤横截面内的集中分布,以此提高器件的调制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1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罗精基柔性变色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摄像装置和光学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