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缓冲谐振静音式消声器及发电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2501.2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升;严天雄;高中华;杨林;刘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2 | 分类号: | F01N1/02;F01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511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谐振 谐振腔 谐振筒 谐振孔 消声器 静音式 发电机组 后腔 发动机废气 发动机排量 消声器结构 简单加工 气体形成 谐振效果 运行效率 排气腔 减振 降噪 盲板 排出 前腔 成型 叠加 后排 连通 迂回 发动机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缓冲谐振静音式消声器及发电机组,设有缓冲谐振筒,在缓冲谐振筒开有连通多个缓冲谐振孔,且在缓冲谐振筒内设有盲板,发动机废气通过缓冲谐振筒的前腔的缓冲谐振孔进入缓冲谐振腔,形成缓冲并降低背压,气体在缓冲谐振腔内迂回进入后腔,通过缓冲谐振孔排出至缓冲谐振腔并频率具有叠加从而与缓冲谐振腔内的气体相互作用,产生具有规律的谐振,实现明显的降噪减振;通过缓冲和谐振的气体与后腔内的的气体形成谐振后排入排气腔,达到较佳的缓冲谐振效果,还利于提高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同时,本发明的消声器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型材简单加工即可成型,并可根据发动机排量的大小灵活改变大小,而保持结构不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组排气降噪静音的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谐振效果达到静音的发动机消声器及其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属于常用的通用机械,小型发电机组多采用发动机驱动,由于使用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发动机噪声则是发电机组的主要环保指标之一。发动机消声器是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是发动机运行静音降噪的必备条件。由于发动机依靠燃料的爆燃产生高压从而产生驱动动力,因此排气噪声较大,如何尽最大程度的消除噪声,则是发动机领域技术人员长期思考的重要问题。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消声器已经能够较多的消除发动机排气噪声,但在技术上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降低噪声。现有的消声器较多的采用传统的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以及两者复合型消声器,较多的在消声器内部结构做改进,期待形成较好的消声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改进并没有考虑到消声器本身内部结构以外的因素,因此,造成消声器整体内部结构复杂,且运行背压较高,还通过厚度较高的吸声层辅助实现最大的消声目的,增加了制造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较为简单的消声器结构如图1所示,进气管11和排气管12均插入消声筒体,且插入段均设有小孔(包括插入段开口处也由孔板封闭),图中1101、 1102、1201、1202所示均设置多个小孔,形成横向和纵向均有气流的分散式缓冲的进排气结构;同时,还设有中间缓冲段,中间缓冲段包括前隔板、后隔板和中间筒41,中间筒一般为两个,其中一个一端连通进气,另一端封闭,另一个中间筒一端连通排气,另一端封闭,图中13、14所指两处为封闭,两个中间筒位于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板之间的部分设有通气孔4101,则废气先进入一个中间筒,并通过气孔排出后通过另一个中间筒的气孔进入后排出,形成两个中间筒串联排气的效果,最后由排气管排出;整个消声器从结构上为抗性消声器原理,两个中间筒的直径也根据排气的先后直径变大,便于缓冲;且从进气管和排气管上设置的气孔方位上来看,也是利用抗性原理实现降噪减振;但该结构的消声器依然存在背压较大的问题,降噪效果并不理想,最高只能达到25dB。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的消声器进行改进,较大幅度的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压较高导致的噪声、振动较大的问题,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避免了复杂的结构降低排气性能的问题,有效提高发动机效率,并减少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缓冲谐振静音式消声器及发电机组,较大幅度的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压较高导致的噪声、振动较大的问题,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避免了复杂的结构降低排气性能的问题,有效提高发动机效率,并减少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2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器
- 下一篇:摩擦电颗粒物捕集装置、运输工具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