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5472.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幽咪;韩俊杰;丁芳;邱波;葛阳春;冯开来;郦航宇;房巍;张鑫锋;吴勇;方鹏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墙体 加固 方法 | ||
1.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平面外支撑
在原墙体(1)和原木立柱(8)之间设置对拉螺栓(2),对拉螺栓(2)的两端分别穿过原墙体(1)远离原木立柱(8)一侧和原木立柱(8)远离原墙体(1)一侧;原墙体(1)包括侧砌的斗砖(11)和丁砖(12)以及平砌的眠砖(13);
S2,原墙体(1)点型加固
选择原墙体(1)朝向原木立柱(8)一侧的斗砖(11);将斗砖(11)取出,使得空腔朝向原木立柱(8)的一侧开口并形成填充槽(3);填充槽(3)贯通原墙体(1)厚度设置,且填充槽(3)均布于原墙体(1)表面;在填充槽(3)内固定预埋筋(4),预埋筋(4)垂直于原墙体(1)设置;将预埋筋(4)的一端固定于填充槽(3)内,预埋筋(4)的另外一端延伸至填充槽(3)外部并设置有弯起;在填充槽(3)内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填充块(5);
S3,原墙体(1)面型加固;
在原墙体(1)靠近原木立柱(8)的一侧安装钢筋网片(6),钢筋网片(6)与预埋筋(4)弯起的一端进行搭接,在钢筋网片(6)上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内侧饰面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的平面外支撑中,所述对拉螺栓(2)的两端均固定有钢板(21),所述钢板(21)分别抵紧于原墙体(1)和原木立柱(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的原墙体(1)点型加固中,所述填充块(5)朝向原木立柱(8)的一侧延伸至填充槽(3)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的原墙体(1)点型加固中,所述预埋筋(4)的一端位于所述填充块(5)内部,另一端朝向原木立柱(8)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填充块(5)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2)沿着原木立柱(8)的高度方向均匀且间隔布置由多根,相邻的所述对拉螺栓(2)之间的竖向间距为2.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槽(3)在原墙体(1)表面,沿竖向和横向均匀形成有多个,相邻的填充槽(3)之间的水平间距或者竖直间距均为1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竖向的填充槽(3)之间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4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型钢加固混凝土楼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烟囱拆除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