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疏浚土免烧法制备人造鹅卵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4695.1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李娜;薛凯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11/5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浚 土免烧 法制 人造 鹅卵石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浚土免烧法制备人造鹅卵石的方法,步骤是:⑴原料准备;⑵四种物料配制;⑶高强免烧陶粒的制备;⑷鹅卵石内核的制备;⑸鹅卵石初品的制备;⑹抛光;⑺固化;⑻成品。本发明以疏浚土为原料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人造鹅卵石,不仅能够拓宽疏浚土资源化利用的应用范围,而且也为人造鹅卵石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制备采用免烧法,生产能耗低,能够满足鹅卵石的装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疏浚行业和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疏浚底泥的环保利用,尤其是一种疏浚土免烧法制备人造鹅卵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大规模的疏浚和清淤工程,产生的疏浚底泥多达数亿吨,因此疏浚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疏浚底泥经脱水得到疏浚土的资源化利用方向主要以将其作为原料制备建材,研究最多的是利用烧结法制备陶粒,且工艺成熟,已经广泛应用在很多建筑骨料中。将疏浚底泥应用于建材,不仅解决了底泥量大难处理的问题,而且将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起到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的巨大综合社会效益。
国内外疏浚底泥在建材方面的资源化利用多采用烧结法,而烧结法需要大量的能源,每年消耗大量煤资源,对于成本的控制不利,且烧结过程产生大量CO2,影响环境。
本发明申请的技术构成主要是针对疏浚底泥应用到人造鹅卵石的环保技术。目前,人造鹅卵石的制备方法多采用不饱和树脂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这种方法对成型温度要求比较高,且树脂本身价格贵。
通过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能耗低,不经过高温固化,装饰效果与其他人造鹅卵石相当的疏浚土免烧法制备人造鹅卵石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疏浚土免烧法制备人造鹅卵石的方法,步骤是:
⑴原料准备:将疏浚土、水泥、矿粉、粉煤灰、生石灰、磷石膏、硅粉、玻璃粉均使用1mm标准筛筛分,取小于1mm的物料,含水率小于10%;
⑵四种物料配制:
①免烧陶粒裹壳物料,其构成物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水泥15~25%、矿粉60~75%、粉煤灰5~15%、生石灰1~5%、磷石膏1~5%、纤维0.2~2.0%;
②鹅卵石内核壳层物料,其构成物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水泥20-30%、矿粉55~70%、粉煤灰5~15%、生石灰1~5%、磷石膏1~5%;
③鹅卵石外壳壳层物料,其构成物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水泥50~70%、玻璃粉30~50%、纳米SiO2 0.2~1.0%、可分散胶粉0.2~0.5%;
④助剂,由白乳胶、水玻璃、蔗糖及甘油的其中二种物料混合而成,配制方法是:两种物料的重量配比为1:2~1:10,并依据5~15%的质量份数与水混合均匀,由此制成助剂;
⑶高强免烧陶粒的制备:制备10-20mm鹅卵石免烧陶粒的级配为:1~3mm10~25%、3~5mm 50~65%、5~8mm 15~30%;制备20-25mm鹅卵石免烧陶粒的级配为:1~3mm5~15%、3~5mm 15~35%、5~8mm 55~70%、8~12mm 10~20%;制备25-35mm的鹅卵石免烧陶粒的级配为:1~3mm10~25%、3~5mm 15~30%、5~8mm 50~65%、8~12mm 10~25%;喷加上述助剂,用上述免烧陶粒裹壳物料裹壳制备高强免烧陶粒。
⑷鹅卵石内核的制备:在已裹壳的高强免烧陶粒的基础上,喷加上述助剂,先粘结,再用鹅卵石内核壳层物料裹壳,制备鹅卵石内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生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