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元碳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1266.9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辉;汤斌;姜涛;柳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127 | 分类号: | C07D213/127;C07D213/16;C07C41/30;C07C43/21;C07C43/225;C07C209/68;C07C21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郭晓迪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元碳环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六元碳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式(Ⅰ‑1)化合物、式(Ⅱ)化合物与式(Ⅲ)化合物在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具有式(Ⅳ‑1)化合物结构的六元碳环衍生物;X为C或N;当X为N时,R1、R2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当X为C时,R1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R2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R3和R4各自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该方法原料适用范广,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原子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六元碳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碳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目前,不饱和双键取代的碳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利用金属催化双烯或烯炔的环化异构化。例如,1998年,RajanBabu等人(J.Am.Chem.Soc.1998,120(31):8007-8008.)报道了在钯催化的作用下实现了1,6-双烯分子内环化反应,生成五元环和六元环的碳环化产物,但该反应条件苛刻。2007年,Carboni等人(Organic letters.2007,9(9):1717-1720.)以零价钯为催化剂,催化含硼酸的1,6-烯炔的环化异构反应,生成硼酸取代的1,3-丁二烯,但该反应产物不稳定,易发生[4+2]环化串联反应。由此可见,在双烯或烯炔的氧化环化反应过程中,由于双烯或烯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势能的增加,降低反应产物中不饱和化合物的稳定性,易发生副反应,导致大量复杂多环副产品的生成,且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步骤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六元碳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六元碳环衍生物的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步骤复杂,反应稳定性不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六元碳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式(Ⅰ-1)化合物、式(Ⅱ)化合物与式(Ⅲ)化合物在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具有式(Ⅳ-1)化合物结构的六元碳环衍生物;
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式(Ⅰ-2)化合物、式(Ⅱ)化合物与式(Ⅲ)化合物在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具有式(Ⅳ-2)化合物结构的六元碳环衍生物;所述催化剂为有机稀土化合物;所述助催化剂为硼盐;
X为C或N;
当X为N时,R1、R2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卤素、三氟甲基、三甲基硅基;(优选的,R1、R2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具体可以为R1、R2独立选自氢原子、甲基、乙基等;)
当X为C时,R1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硫基;R2独立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卤素、三氟甲基、三甲基硅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1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