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4548.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1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钟睿;欧彦兵;王德兵;韩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分离 装置 | ||
1.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容器(1),所述储油容器(1)的内腔由竖直的过滤网(2)分隔成为沉沙腔(3)和油水分离腔(4),所述储油容器(1)上设置有与沉沙腔(3)相通的进料口(5),沉沙腔(3)的底部设置有排沙口(8),所述排沙口(8)连接有排沙泵(9),排沙口(8)的上方设置有泥沙深度检测机构;油水分离腔(4)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6),排水口(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度传感器(11),且排水口(6)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0);所述排水口(6)的上方设置有排油口(7),所述排油口(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度传感器(12),且排油口(7)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3);所述泥沙深度检测机构、排沙泵(9)、第一密度传感器(11)、第一电磁阀(10)、第二密度传感器(12)和第二电磁阀(13)均与控制系统(14)电连接;
所述第一密度传感器(11)和第二密度传感器(12)均包括上电极板(17)、下电极板(18)、弹性管(20)和浮力板(19),所述弹性管(20)为多根且竖直设置,弹性管(20)的内部填充有氯化钾溶液,弹性管(20)的顶部设置有上导电线(21),底部设置有下导电线(22),上导电线(21)和下导电线(22)的一端均伸入弹性管(20)内并与氯化钾溶液接触,且上导电线(21)与上电极板(17)相连,下导电线(22)与下电极板(18)相连,所述浮力板(19)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浮力板(19)通过拉线(23)与下电极板(1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深度检测机构包括位于沉沙腔(3)一侧的感光器(15)以及位于沉沙腔(3)另一侧的光源发射器(16),所述感光器(15)能够接收光源发射器(16)发出的水平光,所述感光器(15)与控制系统(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20)为橡胶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板(19)为镀锌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腔(3)和油水分离腔(4)的内部均设置有液位检测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组件包括绕线基座(24)和导线(25),所述绕线基座(24)包括连接柱和两根绕线柱,连接柱和两根绕线柱组成凹形分布,所述导线(25)按相同的环绕方向依次缠绕两根绕线柱并在两根绕线柱外形成线圈,绕线基座(24)的下方设置有浮槽(26),所述浮槽(26)内设置有感应片(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槽(26)的两侧设置有竖直的滑轨(28),所述浮槽(26)与滑轨(28)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基座(24)由多块硅钢片胶粘连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沙的智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5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撬装式无油压缩空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静置式油水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