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4027.5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芳;陈梦楠;田云方;张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A23K20/147;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吕彩霞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鳟鱼 人工 繁殖 技术 方法 | ||
1.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包括注射催产剂,配制等渗液,人工采卵采精,人工授精,发眼卵孵化,受精率检测,稚鱼出苗孵化,苗种强化培育,其特征在于:苗种强化培育用饵料中添加有酶解猪血球蛋白粉;所述酶解猪血球蛋白粉制备步骤为:
a,提供抗凝猪血;
b,基于抗凝猪血的重量,提供3500~5000U/g的中性蛋白酶;
c,基于抗凝猪血的重量,提供包含有磺基水杨酸和茶多酚的促进剂;
d,使所述抗凝猪血经前处理后,与b、c中物质接触,形成水解液,所述水解液经喷雾干燥处理,即得酶解猪血球蛋白粉;
所述促进剂中磺基水杨酸和茶多酚的添加量分别为抗凝猪血重量的0.13~0.33%和0.2~0.5%;
所述水解液形成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40~55℃,pH值为7~8,时间为2~3h;
所述人工授精采用湿法授精,每万粒卵中加入精液5~10mL,温度为5~10℃,完成授精后,将受精卵置于20~25℃温水中刺激1~2min,然后进行孵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步骤为:向抗凝猪血中加入缓冲液混匀后,进行过滤离心20~30min,再取沉淀加水溶解,然后用功率为1800~2500W的超声波处理5~10min,即得猪血血红蛋白液;所述缓冲液中包含柠檬酸二钠和碳酸氢钠,其重量比为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种强化培育步骤为:孵化积温达350℃*d后,稚鱼全部出膜,将出膜的鱼苗放入育苗池暂养,放养密度为3500~5000尾/m2,池中水深20~40cm,水流量为15~20L/min,水温为7~13℃,溶氧为8~12mg/L,9~10d后开始投喂含有酶解猪血球蛋白粉的饵料,即得虹鳟鱼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等渗液步骤为:以经滤网和生物棉过滤器处理后,再通过紫外灯杀菌和臭氧消毒的无菌水为基质,溶解氯化钠、丙二醇丁醚和L-扁桃酸,配制成浓度以氯化钠计为0.90~0.96%的等渗液;所述丙二醇丁醚和L-扁桃酸分别为氯化钠重量的0.5~0.8%和0.35~0.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采卵采精步骤中,在温度为4~8℃的条件下,使用挤腹法收集卵粒和精液,所得卵粒在授精前用等渗液淋洗,等渗液温度为5~13℃,淋洗速率为3~5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眼卵孵化步骤为:将受精卵置于孵化器中,卵粒层数为10~20层,实施流水吸水膨胀0.5~1h,流水速率为每万粒卵2~3L/min,然后将供水量调至每万粒卵4~7L/min,孵化期间温度为7~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精率检测步骤为:在受精12~14h后,在10℃水温下,观察受精卵中进入4个细胞期的卵,其中胚体上形成4个大小相同细胞的为受精卵,4个细胞大小不均匀或排列不规则、界限不清的为未受精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稚鱼出苗孵化步骤为:将受精卵置于孵化器中,孵化用水自下部流经全部鱼卵,从上部溢出,注水量为3~8L/min,水温在7~15℃,溶氧为6~10mg/L,期间每3~4d消毒一次,消毒用水盐度为3~4,每次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0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声学方法的网箱养殖鱼类定位装置
- 下一篇:改善鲈鱼肉质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