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0230.5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炽;陆一民;江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薛晓伟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片 背板单元 背光单元 背光模组 导光基体 混光距离 量子点层 透光材质 反射区 透射区 排布 穿过 引入 | ||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多个背光单元,每一个背光单元包括:背板单元;第一反射片单元,设置在所述背板单元上;LED灯,设置在所述背板单元上且穿过所述第一反射片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LED灯和所述第一反射片单元远离所述背板单元一侧的导光基体单元,所述导光基体单元为透光材质。每一个背光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基体单元远离LED灯一侧上的第二反射片单元,所述第二反射片单元包括多个反射区和多个透射区,至少一个背光单元还包括量子点层。本发明通过引入特定设计的第二反射片单元,可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混光距离),而不需要增加LED灯的排布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依靠背光模组发光、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的一种显示器(背光源的光线经过液晶折射及滤光结构滤光之后呈现不同颜色)。随着液晶显示器朝向薄型化方向发展,背光模组的设计也力求更加轻薄。现有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反射片、设置在反射片上的多个LED灯、设置在多个LED灯上方的扩散片及设置在扩散片远离背板一侧的增亮膜,其中LED灯作为光源,通过由反射片与扩散片间隔设置形成的背光腔混光,再经过扩散板和增亮膜的均匀化,将LED灯的类似点光源调整为面光源。降低背光模块的厚度,通常通过降低背板与扩散片之间的距离(混光距离)来实现,然而这需要增加设置在背板上LED灯的密度才能保证背光模块达到均匀的出光效果,由此又将导致背光模块能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可在不增加背板上LED灯的密度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背光模块达到均匀的出光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多个背光单元,每一个背光单元包括:
背板单元;
第一反射片单元,设置在所述背板单元上;
LED灯,设置在所述背板单元上且穿过所述第一反射片单元;以及
设置在所述LED灯和所述第一反射片单元远离所述背板单元一侧的导光基体单元,所述导光基体单元为透光材质;
每一个背光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基体单元远离LED灯一侧上的第二反射片单元,所述第二反射片单元包括多个反射区和多个透射区,至少一个背光单元还包括量子点层。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第一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多个LED灯,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且穿过所述第一反射片;
设置在所述多个LED灯和所述第一反射片远离所述背板一侧的导光基体,所述导光基体单元为透光材质;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基体远离所述多个LED灯一侧上的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二反射片包括多个第二反射片单元,每一个第二反射片单元包括多个反射区和多个透射区,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量子点层。
本发明通过在背光模组的背光单元中引入特定设计的第二反射片单元,使LED灯发出的光线在第一反射片单元和第二反射片单元之间经历多次反射,使来自LED灯的光线穿过第二反射片单元后既能保证光线的强度又使出光均匀,可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混光距离),而不需要增加LED灯的排布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反射片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4A-图4D为多个变更施例的第二反射片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0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