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精种子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3732.5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6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何述金;黄秀恒;何承东;周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怀化林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15;A01G24/23;A01G24/28;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种子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黄精种子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成熟的黄精鲜果进行薄层发酵,搓洗去皮,得到黄精种子。将黄精种子相互碰撞以损伤种子表面,然后低温冷藏,休眠,将充分休眠后的黄精种子和培养基质间隔层铺进行催芽处理,所述培养基质为珍珠岩、泥炭土和腐熟树皮粉末的混合物,保持其处于合适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一定时间后萌发球茎,然后过冬,得到培育后的黄精种苗球茎,第二年2‑3月份播种到大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黄精种苗球茎种苗萌发单叶,球茎增大。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种苗的质量,提高了黄精种苗播种到大田以后的萌发单叶的平均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材种子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黄精种子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学名:Polygonatumsibiricum),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在我国,黄精品种一共有31种,而进入《中国药典》的仅仅滇黄精、鸡头黄精和多花黄精。滇黄精种子萌芽比较简单,合适的温湿度环境下直接播种就可以萌芽,而鸡头黄精和多花黄精种子萌芽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才能萌芽良好。
黄精的繁育方法,主要包括:根状茎繁殖和种子繁育,不同品种需要不同的繁育方法,更需要不同的处理步骤和时间,其成功率也会存在明显的区别。
不同处理对多花黄精种子的影响,刘保财等,福建农业学报30(5):469-472,215,讲述了多花黄精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常温(自然条件)干燥贮藏、常温(自然条件)沙藏、低温(4℃冰箱)沙藏,各处理370粒种子,3次重复。贮藏5个月后,取出各处理种子中350粒,进行温水浸种(30℃浸种)、GA3处理3h),各处理50粒种子,播种到铺有2层滤纸和1层沙的培养皿里,将培养皿置于20℃气候箱中培育,每天观察水分状况,缺水时补充水分,3次重复。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繁殖体系建立研究,莫勇生等,中国现代中药,2018年4月第20卷第4期,介绍了各种培养基和激素对种子繁育的影响,激素主要为6-BA、NAA、GA3和IBA。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97497.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滇黄精种子的萌发方法,步骤如下:
(1)滇黄精种子清洗脱皮:于9~11月采收成熟滇黄精绿色种子,置阴凉处后熟10~15日,再放入水中搓洗去果皮,漂洗去除杂质,取出下沉的种子,晾干水分备用;
(2)塑料筐沙藏处理:采用有网格的塑料筐,筐底部垫一层筛网,筛网上放置5cm厚河沙,河沙上放置第一层经步骤(1)清洗脱皮的滇黄精种子,种子上覆盖5cm厚河沙,然后放置第二层经步骤(1)清洗脱皮的滇黄种子,再覆盖5cm厚河沙,之后再放置第三层经步骤(1)清洗脱皮的滇黄种子,最后覆盖55cm厚河沙;
(3)温室培养:将经沙藏处理的塑料筐,放入温室中,采用温湿度控制仪保持温室内昼夜温度30℃~5℃、每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40~80%的条件下培养6个月。
不同处理对多花黄精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及播种技术研究,贵州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了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种子繁育的影响,比如:
1、种子的调制研究,调制过程为:软化果肉、弄碎果肉,用水淘出种子再干燥与净种,将采摘黄精的成熟果实放在塑料袋中发酵和直接揉搓漂洗调制处理,经发酵漂洗得到的种子。成熟度、发芽率和千粒重都比直接揉搓漂洗的种子好,该法是黄精种子生产上较可取的方法。还实验了浓硫酸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种子的贮藏研究,室温干藏的黄精种子发芽率最低,冷冻贮藏的黄精种子较高,低温沙藏和冷冻沙藏的最高,其原因是种子经低温沙藏和冷冻沙藏处理后,种子内部水分可以得到有效的保留,利于种胚后熟发育和种子活力保持,可以缩短发芽时间,使发芽快而整齐,而室温处理的种子内部水分大量散失,后熟停滞,致使发芽率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怀化林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怀化林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3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