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轧机及其工作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0914.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发明;陈清;张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凯鸿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B21B31/24;B21B35/12;B21B13/06;B21B2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赵爱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轧机 及其 工作 方式 | ||
1.一种高效率轧机,包括升降传动机构(1)、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连接固定杆(3)、上轧辊传动机构(4)、材料传输平台(5)、右支撑板(6)、下轧辊传动驱动机构(7)、左底座(8)、下轧辊传动机构(9)、电磁线圈连接线(10)、电磁加热控制器(11)、电磁加热装置(12)、下轧辊(13)、上轧辊(14)、上轧辊升降装置(15)、缓冲支撑装置(16)、左支撑板(17)以及右底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板(6)安装于右底座(18)上,所述左支撑板(17)安装于左底座(8)上,所述左支撑板(17)与右支撑板(6)通过连接固定杆(3)对称连接,所述升降传动机构(1)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上端,所述升降传动机构(1)下端通过缓冲支撑装置(16)连接上轧辊升降装置(15),所述上轧辊(14)安装于上轧辊升降装置(15)下端,所述上轧辊传动机构(4)一端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连接并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下端,所述上轧辊传动机构(4)另一端连接上轧辊(14),所述下轧辊(13)设于上轧辊(14)下端,所述下轧辊(13)设于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固定于右支撑板(6)以及左支撑板(17)上,所述下轧辊传动机构(9)一端连接下轧辊(13),另一端连接下轧辊传动驱动机构(7),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以及下轧辊传动驱动机构(7)皆设于右支撑板(6)和左支撑板(17)之间靠前位置,并通过连接固定杆(3)固定于右支撑板(6)和左支撑板(17)内侧壁上,所述材料传输平台(5)通过转动轴均匀的安装于右支撑板(6)和左支撑板(17)内侧壁上,所述材料传输平台(5)设于右支撑板(6)和左支撑板(17)之间靠后位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2)套于上轧辊(14)以及下轧辊(13)上边缘位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2)通过电磁线圈连接线(10)连接电磁加热控制器(11),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11)设于下轧辊(13)下端,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11)固定于右支撑板(6)以及左支撑板(17)内侧壁上;
所述右支撑板(6)与右底座(18)以及左支撑板(17)与左底座(8)皆通过电焊连接,所述连接固定杆(3)通过螺母与右支撑板(6)以及左支撑板(17)固定;
所述右底座(18)以及左底座(8)上对应材料传输平台(5)处设有配重块;
所述升降传动机构(1)包括齿轮垫片(101)、第一升降齿轮(102)、升降螺纹柱(103)、齿轮限制盖(104)、升降电机输出轴(105)、第二升降齿轮(106)以及升降电机(107),所述升降螺纹柱(103)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上,所述齿轮垫片(101)以及第一升降齿轮(102)依次套在升降螺纹柱(103)上,所述齿轮垫片(101)以及第一升降齿轮(102)皆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外侧,所述第一升降齿轮(102)上端设有齿轮限制盖(104),所述齿轮限制盖(104)通过螺钉固定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上端面,所述升降螺纹柱(103)穿透齿轮限制盖(104),所述升降电机(107)内嵌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上端面上,所述第二升降齿轮(106)安装于升降电机(107)的升降电机输出轴(105)上,所述第二升降齿轮(106)与第一升降齿轮(102)相啮合;
所述第一升降齿轮(102)内侧壁攻有螺纹,所述第一升降齿轮(102)内侧壁螺纹与升降螺纹柱(103)螺纹相啮合,即转动第一升降齿轮(102)会实现升降螺纹柱(103)的上移和下降;
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包括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上轧辊传动驱动轴(22)、上轧辊传动驱动轴承(23)、上轧辊传动驱动从动轴(24)、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三齿轮(25)、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二齿轮(26)、上轧辊传动驱动带齿皮带(27)、上轧辊传动驱动第四齿轮(28)、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一齿轮(29)以及上轧辊传动驱动电机(210),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电机(210)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上,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电机(210)固定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外侧,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一齿轮(29)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轴(22)上,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轴(22)一端通过上轧辊传动驱动轴承(23)固定在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内侧壁上,另一端连接上轧辊传动驱动电机(210)输出轴承,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二齿轮(26)安装于上轧辊传动驱动从动轴(24)上,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从动轴(24)安装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内部,且上轧辊传动驱动从动轴(24)两端皆穿透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一齿轮(29)以及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二齿轮(26)皆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内部,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三齿轮(25)以及上轧辊传动驱动第四齿轮(28)分别安装于上轧辊传动驱动从动轴(24)两端,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三齿轮(25)以及上轧辊传动驱动第四齿轮(28)分别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外侧两端面,所述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一齿轮(29)以及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二齿轮(26)通过上轧辊传动驱动带齿皮带(27)连接;
所述上轧辊传动机构(4)包括上轧辊传动轴(41)、上轧辊传动第一齿轮(42)、上轧辊传动第一带齿皮带(43)、上轧辊传动第二带齿皮带(44)以及上轧辊传动第二齿轮(45),所述上轧辊传动轴(41)上设有上轧辊(14),所述上轧辊传动第一齿轮(42)以及上轧辊传动第二齿轮(45)皆设于上轧辊传动轴(41)上靠近两端的位置,所述上轧辊传动第一齿轮(42)以及上轧辊传动第二齿轮(45)位于上轧辊(14)两侧,所述上轧辊传动第一齿轮(42)与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三齿轮(25)通过上轧辊传动第一带齿皮带(43)连接,所述上轧辊传动第二齿轮(45)与上轧辊传动驱动第四齿轮(28)通过上轧辊传动第二带齿皮带(44)连接;
所述下轧辊传动驱动机构(7)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2)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下轧辊传动驱动机构(7)与下轧辊传动机构(9)连接;
所述下轧辊传动机构(9)与上轧辊传动机构(4)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下轧辊传动机构(9)与下轧辊(13)连接;
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2)由一个螺旋线圈和圆柱型金属柱组成,所述螺旋线圈套于圆柱型金属柱外侧,所述螺旋线圈通过电磁线圈连接线(10)与电磁加热控制器(11)连接,所述圆柱型金属柱分别与上轧辊(14)以及下轧辊(13)连接;
所述上轧辊升降装置(15)包括升降台(151)、连接支架(152)以及固定轴承(153),所述升降台(151)通过缓冲支撑装置(16)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连接,所述升降台(151)上端固定有升降螺纹柱(103),所述升降台(151)分别设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两侧,所述连接支架(152)通过固定螺母螺钉与升降台(151)连接,所述连接支架(152)下端固定有固定轴承(153),所述固定轴承(153)设于上轧辊传动轴(41)两端;
所述缓冲支撑装置(16)包括伸缩缸(161)、支撑弹簧(162)以及伸缩杆(163),所述伸缩缸(161)套于伸缩杆(163)上,所述支撑弹簧(162)套于伸缩缸(161)以及伸缩杆(163)上,所述伸缩缸(161)固定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上,所述伸缩杆(163)固定于升降台(151)上端,所述支撑弹簧(162)一端固定于上轧辊传动驱动机构外壳(21)上,另一端固定于升降台(15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轧机,其特征在于,该高效率轧机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工作时打开开关,轧辊传动驱动电机以及电磁加热控制器(11)启动:
1)对于上轧辊(14),上轧辊传动驱动电机(210)转动,带动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一齿轮(29)转动,通过上轧辊传动驱动带齿皮带(27)带动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二齿轮(26),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二齿轮(26)带动上轧辊传动驱动从动轴(24)转动,使得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三齿轮(25)以及上轧辊传动驱动第四齿轮(28)转动,上轧辊传动驱动第三齿轮(25)以及上轧辊传动驱动第四齿轮(28)分别通过上轧辊传动第一带齿皮带(43)以及上轧辊传动第二带齿皮带(44)带动上轧辊传动第一齿轮(42)和上轧辊传动第二齿轮(45)转动,从而使得上轧辊传动轴(41)转动,进而带动上轧辊(14)转动;
对于下轧辊,其工作过程与上轧辊相同,其下轧辊通过下轧辊传动驱动电机转动带动;
2)电磁加热控制器(11)启动,电磁加热控制器(11)将220V,50-60Hz的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高压电,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电流通过电磁线圈连接线(10)流过电磁加热装置(12)内的螺旋线圈,高频高压电流流过螺旋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导磁性的圆柱型金属柱与轧辊组合体时会在圆柱型金属柱与轧辊组合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圆柱型金属柱与轧辊组合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
3)启动调节开关,升降电机(107)开始工作,升降电机输出轴(105)开始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升降齿轮(106)转动,通过啮合带动第一升降齿轮(102)转动,使得升降螺纹柱(103)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台(151)进行上下移动,使得上轧辊(14)与下轧辊(13)之间的缝隙大小产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凯鸿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凯鸿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9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化式攻轧机
- 下一篇:一种立辊轴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