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2917.6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鲍兴成;鲍玉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嘉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G3/00;C05G3/04;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李文荣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有机肥 合格产品 养殖废水 发酵槽 废水 有机肥料 拌匀 不合格产品 固形物分离 聚丙烯酰胺 污泥脱水机 计量混合 家畜粪便 植物干粉 制备生物 专用菌种 工艺流程 除氨剂 翻抛机 固形物 悬挂式 耗电 有机肥 排出 曝气 透气 猪粪 制备 废渣 发酵 废气 节能 车间 返回 生产 检验 运输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在养殖废水中投入聚丙烯酰胺,通过污泥脱水机将废水中的固形物分离出来,随后将固形物与猪粪混合后,加入透气辅料(植物干粉)、专用菌种及专用除氨剂拌匀,通过计量混合均匀后运输到发酵槽内,曝气24小时后,通过行走悬挂式翻抛机按每日1.5~3.0m速度将产品翻出发酵车间,形成合格的有机肥料,经粉碎、筛分、检验,合格产品包装待售,不合格产品返回发酵槽前端重新发酵生成合格产品。本发明利用了养殖废水、家畜粪便制备生物有机肥,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不用煤、耗电少,并且无废水、废气、废渣排出,既节能又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作物所用的肥料一是农家肥,二是化肥。常用化肥存在以下缺点:①虽然化肥的养分含量高,肥效快速,但长期使用使土壤对化肥产生了依赖性,要提高产量就只有不断增加化肥的用量;②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严重板结;③用化肥种出来的农产品口感香味较差;④化肥价格较贵。
我国每年的固体有机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餐厨剩余物、秸秆及作物加工废料、森林及林产品加工废料、畜禽及水产品加工废料、发酵残渣、谷糠、污泥等,大约有100多亿吨,被高效资源化利用的仅占极小部分,绝大部分被自然腐烂流入江河或被焚烧,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要解决如此巨大累积量的有机废弃物,前期实践证明,将其用来生产功能微生物肥料是切实可行的,这对缓解我国土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带来的土壤板结、土质恶化、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安全等问题具有很好应用前景,有助于改良农用耕地,减少化肥施用量,进而提高农产品质量。
功能微生物肥料是我国肥料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传统的有机肥生产多采用好氧堆肥进行,包括原料预处理、发酵、熟化等工序。即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进行物料复配(部分物料添加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后再堆置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物料堆内部温度,机械控制适时翻堆;后熟阶段曝气发酵与干燥、筛分,生产出粉状功能微生物肥料,或根据市场需求造粒生产颗粒状有机肥。传统工艺简单易行,投资规模小,但其存在很多弊端,如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长(约1-2个月甚至更久)、人工成本高、生产环境差、受地域和气候条件影响大、易产生二次污染(臭气等)、腐熟不彻底或质量不稳定等。
如何改善现行的功能微生物肥料生产工艺,与开展堆肥生物机制研究和开发高效专用腐熟菌剂、高温菌剂等功能菌剂,成为了解决当前有机肥料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行的功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生物有机肥的方法,该发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封闭式生产环境好,环保及经济效益显著。其适用于利用各种有机物料(畜禽粪便、污泥、粪水)进行肥料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固形物:向养殖废水中投入聚丙烯酰胺均匀混合后,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收集固形物备用;
(2)制备混合物:将固形物与猪粪混合后,添加透气辅料、专用菌种和除氨剂拌匀,得混合物备用;
(3)发酵:将混合物通过计量运输至发酵槽内发酵,经曝气设备进行24h曝气处理,得发酵产物;
(4)翻抛:将发酵产物通入行走悬挂式翻抛机中,将产品翻出发酵车间,得有机肥;
(5)包装分拣:将有机肥粉碎、筛分、检验后,合格产品分装待售,不合格产品返回步骤(2)重新发酵直至产品合格。
进一步的,所述猪粪、透气辅料、专用菌种、专用除氨剂的构成百分比为80~85%:10%:0.005~0.015%:1~10%。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槽规格为(40~100)×(6~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嘉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嘉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29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油茶壳制作的灵芝培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