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系统过分相的供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2571.X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袁佳歆;肖非然;倪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M3/00 | 分类号: | B60M3/00;H02J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速铁路 系统 过分 供电 拓扑 结构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系统过分相的供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该过分相供电拓扑结构包括u,v,w三相多电平换流动器模块支路和电容支路,u,v,w三相多电平换流器模块支路并联后与电容支路并联;其中,每相多电平换流器模块支路分为上桥臂和下桥臂,每相多电平换流器模块支路的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n个多电平换流器模块和与之串联连接的缓冲电感,n为大于1的正整数;电容支路分为直流母线侧上桥臂和下桥臂,直流母线侧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括依次串联连接n个电容模块。该过分相供电拓扑结构能够根据两侧牵引网实际情况双向取流,使列车不断电通过过分相,具有无需变压器接入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系统过分相的供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目前的电网模式中,有更高一级电网时,往往不再使低一级电网结环运行,因此当采用110kV或220kV给牵引变进行供电时,多采用单侧供电或放射状供电方式。采用这种供电方式时,相邻供电臂之间电压差很大,不同电压相位的供电臂不能直接连接,因此两相供电臂之间有一个隔离区段,每隔20-30km需要通过隔离环节进行电气隔离,在牵引供电系统中一般被称为电分相区。电分相区是一段无电区,它的长度从几百米到一公里不等,列车通过电分相区时,将失去动力供应,将通过惯性滑行通过,因此会给列车速度带来损失,制约列车的高速运行。供电臂的末端设置有分区所,在牵引变电所故障情况下,闭合分区所的开关,由相邻牵引变电所实行越区供电。有一些牵引供电系统的分区所两端电压相位是不相同的(如单相结线牵引变电所),这时候分区所实际上也是一个电分相区。
由于中国现行的牵引网供电模式以及相应的牵引变电站轮换相序连接方式,决定了牵引网上必然存在电分相环节(也称为中性段)。在现有的自动过电分相技术中,无论是地面开关自动切换方案还是车上自动控制断电方案,当机车通过电分相中性段时,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有电到无电再到有电的过程,此时受电弓不能带电流从供电臂进入中性段,或带电流从中性段进入供电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会造成接触网严重拉弧放电,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出现过电压冲击,造成牵引变电所跳闸、承力索断线、分相绝缘器烧坏等严重后果,这种故障现象叫做列车闯分相。电分相环节及自动过分相问题一直严重制约着高速、重载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了消除过分相过程中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的问题,还需要加装复杂的自动过分相装置。
为解决过分相时的过电压、过电流问题,魏晓娟等人提出在中性段真空断路器上并联电阻以加快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衰减,但是无法降低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幅值;西南交通大学董志杰等人提出用晶闸管串联阀组代替真空断路器,可以将供电死区时间降低至30ms;这些方法都没有消除机车在通过电分相环节时的供电死区,因而也无法根本消除由于断电-复电操作所带来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的问题。北京交通大学王术合等人提出一种不断电过分相方案,两牵引供电臂电压通过变压器降至500V,分别接至多个单相背靠背变流器的一个交流端口,所有变流器的另一交流端口则全部并联,经变压器升至27.5kV后接入中性段。该方案虽能够实现机车不断电过分相,但缺点是该方案要求机车在进入中性段之前必须减载至惰行状态,因此尽管机车在通过电分相时始终带电,但牵引力和速度仍然有所损失;清华大学田旭等人提出基于两相式MMC不断电过分相装置,该方案虽然利用变频移相技术,能够实现机车无断电、满功率通过电分相,但是由于其单相取流,一方面可能会使得一侧牵引变压器容量不足而过载,另一方面可能会加重负序不平衡使不平衡度超标,导致了应用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两侧牵引网的实际情况双向取流,使列车不断电通过过分相的拓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2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块式膨胀接头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汽车座椅滑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