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楔环的一种车铣复合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3730.X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4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岩;冀晓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楔环的车铣复合加工方法,涉及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排列楔环X1与楔环X2的位置,楔环上长槽,螺纹底孔的加工位置,设计楔环成对铣削加工的工艺方法以及走刀路线,设计车铣复合加工序工步,采用机床C轴与Z轴联动方式铣削楔环斜面,将楔环直接加工成型,完成楔环的高效高质量加工。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编程易实现,能够高效、高质量的加工楔环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方法,涉及楔环的一种车铣复合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楔环已广泛应用于航天产品舱段类零件之间的连接,通过楔环连接可使连接的舱体外表面光顺,结构紧凑,易于调节,并且拆装方便。
楔环加工的传统方法一般采用车削螺纹的原理成型零件,配合钳工和铣削完成工件加工。车刀每前进一个螺距含一对楔环,具体方法为车削外圆和内孔,钳工分离楔环,刻线,铣床加工角度孔。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合格率低:工件经多道工序加工完成,钳工在分离过程容易造成工件变形,工件在铣加
工时基准需要对刻线找正,工序基准和累积误差大。
2)效率低:工件结构轻薄,装夹力控制要求高,工序多,不能连续加工,加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楔环成对加工的工艺方法以及走刀路线。楔环X1与楔环X2之间的螺旋面相互旋转完成两楔环的宽度的变化,楔环展开平面为一个平面梯形,通过互补的梯形关系设计了一种成对加工工艺方法,并提供一种螺旋线编程方法。
车铣复合机床以“基准统一的原则”车削楔环内外表面尺寸调用铣刀铣削楔环上的长圆槽,螺纹底孔,C轴与Z轴联动方式铣削楔环斜面,将楔环直接加工成型。
加工工艺设计:设计楔环X1与楔环X2的位置,楔环X1与楔环X2平面展开为相同形状的梯形,把这两个形状互补并列排列铣削。
走刀路线规划:铣削楔环X1与楔环X2上的螺纹底孔与长圆槽。零件端面为车削表面不需铣削,铣削楔环X1螺旋面至脱落。铣削楔环X1与楔环X2螺旋面,直面不铣削采用车削切断刀切断。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第一步:备管料:管料毛坯直径外圆D1=D+10,内孔直径D2=D-2h-10,其中D为零件外径,h为壁厚,长度L=A1+A2+A3+A4。
第二步:车加工外圆尺寸,粗车外圆余量为0.2mm,长度尺寸为L=A1+A2+A3+A4。粗车内孔余量为0.2mm,精车外圆到位,精车内孔到位。
第三步:打开回转轴铣削模式,C轴定位到角向0度。
调取相应立铣刀铣刀轴向定位距离为Z=-A5,楔环X1正向旋转角度C1,铣楔环X1螺纹底孔。
第四步:立铣刀铣刀轴向定位距离为Z=-A5,楔环X1正向旋转角度C2,铣楔环X1长圆槽。
第五步:立铣刀铣刀轴向定位距离为Z=-(A1+A2+A3-A5)楔环X2负向旋转角度旋转角度C1+C0,铣楔环X2螺纹底孔。
第六步:立铣刀铣刀轴向定位距离为Z=-(A1+A2+A3-A5)楔环X2负向旋转角度旋转角度C2+C0,铣楔环X2长圆槽。
第七步:铣削楔环X1螺旋面,C轴定位到角向0度,
Z轴向方向从工件端面(即工件零点处)切入到达Z=-A1,C轴Z开始联动加工,C轴正向到达C=360-C0,Z轴到达Z=-A2,此时刀具轴向切出,进入下一次循环切入直至楔环X1自动脱落。
第八步:铣削楔环X2螺旋面,C轴定位到角向负向C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铜牌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连杆的涨断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