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灯利用型显示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2430.X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7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草间健太郎;仓本达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12;G09F1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岳;闫小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内灯 利用 显示 | ||
本发明涉及车内灯利用型显示体。提供即使在外部光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保持固定的显示特性并且提高在视野角内的显示光的亮度的、车内灯利用型显示体。是一种车内灯利用型显示体,将反射构造体和光漫射膜层叠而成,光漫射膜具有在膜内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中设置有折射率相对高的多个区域的、内部构造,并且,使在以下情况下测定的、水平方向上的增益为1以上的出射光的开度角为35°以上的值:将光漫射膜的平面的法线方向设为0°,从光漫射膜的与反射构造体相对的侧所相反侧,对在铅垂方向上配置的车内灯利用型显示体照射了入射角0°的水平方向的光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至少在夜间利用电车或公共汽车等的车内灯得到规定的漫射反射光、由此处于电车等的外部的观察者自不必说、即使为电车等的车内的观察者也能够明确地识别车站名显示板等的车内灯利用型显示体。
背景技术
以往,对具有光漫射特性的面或镜面反射面印刷文字或图像或者对这些面贴合印刷了文字或图像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膜而成的外部光利用型的显示体被用作看板或标识。
这样的外部光利用型的显示体的特征在于,将各种照明或太阳直射光、漫射天空光或者来自建造物、路面、树木等的二次散射光等外部光用作光源来使期望的显示光散射发光。
此外,作为这样的外部光利用型的显示体,提出了在印刷有期望的图案等的装饰层的前表面层叠使微粒子分散在树脂中而成的光漫射膜而成的显示体(例如,专利文献1)。
更具体地,提出了:如图15(a)所示那样由至少在单面形成有凹凸的、总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且雾度率为20%以下的、透光板构成的看板用前表面板301和使用其而成的看板。
即,凹凸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为0.2~0.7μm,并且10点平均粗糙度为1~7μm,透光板由透明基板302和在该透明基板302的单面或双面层叠而整体化后的光漫射层303构成。
而且,公开了:特征在于光漫射层303为在合成树脂中分散树脂粒子而成的类型并且在其表面形成有凹凸面的看板用前表面板301、以及在这样的看板用前表面板301的背面侧配置显示体320而成的看板。
进而,提出了在使用了棱镜、角锥棱镜阵列、塑料微粒等的回归性反射面的前表面层叠印刷有期望的图案等的装饰层而成的回归反射性的外部光利用型的显示体(例如,专利文献2)。更具体地,如图15(b)所示那样,提出了回归反射立方角(cube corner)片材材料424。
即,具备立方层432,所述立方层432具有观察表面、由平行的沟组的至少2个交叉的组(set)划定的具备多个立方角要素的构造化表面435、以及在该立方角要素的至少几个之上配置的金属膜430。
而且,公开了具备:具有前表面和与该立方层432的该观察表面接合的后面的实质上透明的覆盖物(overlay)层434、以及在该覆盖物层434配置的着色标示416、相对于该沟组的至少1个组整列配置该着色标示416的、回归反射立方角片材材料42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941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53139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使用了看板用前表面板的看板的情况下外部光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现了难以稳定地保持固定的显示特性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回归反射立方角片材材料的情况下,光沿入射的角度方向回归反射,只在接近比较正面的角度范围内发现特性,因此,发现了事实上不能用于外部光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的用途这样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2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频段超材料吸波器及折射率传感器
- 下一篇:透光性结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