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茶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9587.7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9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圣浩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M2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600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茶 移栽 栽培 水分管理 园地选择 病虫害防治 茶品质 前处理 缓释 修剪 种植 病虫害 栽植 规范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园地选择、施撒缓释肥、挖栽植坑、移栽前处理、移栽、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本发明种植的白茶病虫害少,产量高,种植更加的规范化,大大减少劳动力,茶品质高,便于推广,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白茶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茶的栽培方法,种植的白茶病虫害少,产量高,种植更加的规范化,大大减少劳动力,茶品质高,便于推广,适合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白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园地应选择在PH值为4 .5-6 .5之间的微酸性土壤,坡度在20 °-30°缓坡地段,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全土层0.80-1.00米,松土层0.50-0.60米,对园地按照每亩2000-3000千克/亩施撒缓释肥,缓释肥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棉籽壳45-50、麦糠25-28、木薯渣18-20、淀粉8-9、鸡蛋壳粉10-11、坡缕石10-12、石膏粉1-2、石灰粉2-3、玉竹4-5、栀子花5-6、芦根7-8、鸡蛋七叶4-5、秤杆草5-6、鸡粪15-18、白酒4-4.5、苍术油0.1-0.2、竹炭0.4-0.5、硫酸镁0.3-0.4、川芎2-3、胡芦巴1.8-2、峨参1.4-1.7、密蒙花3-4、菅茅根1-2、石英砂岩8-10,将以上物料混合搅拌均匀;(2)挖栽植坑:采用挖坑穴栽植,坑穴深40cm,坑穴间距35cm,每坑穴栽植2-4株;(3)移栽前处理;应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白茶茶苗,每亩用苗3300-3500株,移栽的前一天晚上要在园地上浇足水份,第二天移栽,移栽前,茶苗的根系置于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浸泡15-20min;(4)移栽:先向栽植坑先少量回土,脚踩呈“馒头”形,将茶苗放入坑中,茶苗根部要以无肥土壤栽植,并压实到根颈处,用手提根使根蘖伸展,再浇定根水,以提高茶苗的成活,最好选择下雨前种植,整个园地栽植完全,在茶苗行的两侧摊铺浸有除草剂的湿毛毯,再用行间的沟土覆盖;(5)水分管理:移栽后,当根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15-20%时,浇一次水,遇久晴天气补浇几次水,做好抗旱防冻工作,缺株补植,采用同龄苗带土移植;(6)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结合;(7)修剪:第一剪留树高30cm至40cm左右,第二剪提高20cm,第三剪提高20cm,茶树高度达70cm—80cm,进一步培养树冠;(8)采摘:及时采摘茶叶。进一步说明,所述农业防治是指选种抗病虫的茶树品种,适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修剪疏枝;生物防治为培养害虫的天敌进行防虫;所述物理防治采用捕杀、摘除、灯光、食饵诱杀。进一步说明,所述土壤选择黄壤、沙性黄壤或红黄壤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白茶的栽培方法,添加独特配方的缓释肥,能够提供各个时期白茶生长所需营养,各物料间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增强肥效,后期无需追肥,通过缓释肥效,避免白茶长势过快,延长肥效,本发明采用麦糠,不仅富含纤维素、铁、钾、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可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同时本发明中添加了木薯渣等在生产加工中产生的废料,可实现变废为宝,有利于节能减排,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茶苗行的两侧摊铺浸有除草剂的湿毛毯,不仅促使土壤水份不流失而且有利于后期管理,无需除草;本发明白茶的种植更加的规范化,大大减少劳动力,适应新的农业发展趋势,对于白茶种植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白茶的品质和产量,简单易学,营养价值高,茶品质高,便于推广,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一种白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园地应选择在PH值为4 .5-6 .5之间的微酸性土壤,土壤选择黄壤、沙性黄壤或红黄壤土。坡度在20 °-30°缓坡地段,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全土层0.80-1.00米,松土层0.50-0.60米,对园地按照每亩2000-3000千克/亩施撒缓释肥,缓释肥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棉籽壳45-50、麦糠25-28、木薯渣18-20、淀粉8-9、鸡蛋壳粉10-11、坡缕石10-12、石膏粉1-2、石灰粉2-3、玉竹4-5、栀子花5-6、芦根7-8、鸡蛋七叶4-5、秤杆草5-6、鸡粪15-18、白酒4-4.5、苍术油0.1-0.2、竹炭0.4-0.5、硫酸镁0.3-0.4、川芎2-3、胡芦巴1.8-2、峨参1.4-1.7、密蒙花3-4、菅茅根1-2、石英砂岩8-10,将以上物料混合搅拌均匀;(2)挖栽植坑:采用挖坑穴栽植,坑穴深40cm,坑穴间距35cm,每坑穴栽植2-4株;(3)移栽前处理;应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白茶茶苗,每亩用苗3300-3500株,移栽的前一天晚上要在园地上浇足水份,第二天移栽,移栽前,茶苗的根系置于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浸泡15-20min;(4)移栽:先向栽植坑先少量回土,脚踩呈“馒头”形,将茶苗放入坑中,茶苗根部要以无肥土壤栽植,以利于茶苗在缓苗期不伤根,并压实到根颈处,用手提根使根蘖伸展,再浇定根水,以提高茶苗的成活,最好选择下雨前种植,整个园地栽植完全,在茶苗行的两侧摊铺浸有除草剂的湿毛毯,再用行间的沟土覆盖,以利保墒,促使土壤水份不流失而且有利于后期管理,无需除草;(5)水分管理:移栽后,当根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15-20%时,浇一次水,遇久晴天气补浇几次水,做好抗旱防冻工作,缺株补植,采用同龄苗带土移植,来达到全苗和齐苗。(6)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结合,所述农业防治是指选种抗病虫的茶树品种,适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修剪疏枝;生物防治为培养害虫的天敌进行防虫;所述物理防治采用捕杀、摘除、灯光、食饵诱杀。(7)修剪:第一剪留树高30cm至40cm左右,第二剪提高20cm,第三剪提高20cm,茶树高度达70cm—80cm,进一步培养树冠(8)采摘:及时采摘茶叶。本发明白茶的栽培方法,添加独特配方的缓释肥,能够提供各个时期白茶生长所需营养,各物料间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增强肥效,后期无需追肥,通过缓释肥效,避免白茶长势过快,延长肥效,本发明采用麦糠,不仅富含纤维素、铁、钾、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可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同时本发明中添加了木薯渣等在生产加工中产生的废料,可实现变废为宝,有利于节能减排,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茶苗行的两侧摊铺浸有除草剂的湿毛毯,不仅促使土壤水份不流失而且有利于后期管理,无需除草;本发明白茶的种植更加的规范化,大大减少劳动力,适应新的农业发展趋势,对于白茶种植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白茶的品质和产量,简单易学,营养价值高,茶品质高,便于推广,适合大规模生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圣浩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圣浩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黄叶茶的种植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茶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