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行资金动账引擎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5030.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5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高辉;刘儒军;廖涛;田阔;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40/02;G06Q4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行 资金 引擎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行资金动账引擎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含:获取动账请求,根据所述动账请求获得动账对象、动账参数及动账场景;根据所述动账对象、动账参数和所述动账场景获得账务日志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账务日志配置信息于预存数据库中获得对应的账务日志模板;所述账务日志模板获得对应动账字段的关键字,并调用表达式解析器解析获得其取值;通过所述动账字段取值获得支付信息,将所述支付信息加入待执行列表;根据所述待执行列表通过资金业务动账核心系统执行动账处理,并根据其结果修改动账务日志动账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管理领域,尤指一种银行资金动账引擎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银行理财产品品种,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出来。各式各样的动账场景应运而生。不同的动账对象,不同的动账场景,都可能有不同的动账结果,并且动账结果的后续处理也各不相同。而每种动账结果的字段取值,也相当灵活多变,但是资金业务动账核心系统接口相对稳定。比如说,同一个客户,期权购买时扣期权费,动账失败,算交易失败,没有后续异常处理操作;期权行权全额交割时扣看涨货币金额,动账失败,会将看涨金额再冻结,后续异常处理模块会再试图扣账成功;期权卖出时给客户付期权费,入账失败,算交易成功,后续异常模块会保证最终入账成功;等等,纷繁复杂的动账场景,以及后续异常处理,给开发带来很多工作量。
目前银行业没有出现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的灵活配置的资金业务动账方案;由此导致,在新系统开发阶段,建立一套这样的体系会非常耗时耗力;在老系统中,没有灵活配置的资金业务动账机制,在新的业务场景出现时还需要更改代码,增加了维护成本;对于核心系统异常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产品系统动账异常时,后续动账处理非常麻烦。基于,全球市场的资金业务五花八门,动账项目场景也百花齐放,产品系统,业内亟需一种适应性强且后续拓展更为便利的机制实现各种动账场景的有效处理,并且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套灵活配置保证银行资金安全,并兼具未明异常处理的完备的动账引擎;能够兼容资金业务的各种动账场景,新产品开发时只需要将其引入作为一个组件,配置好对应参数,需要动账的地方调用动账引擎方法即可,以此有效提高新产品上线速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银行资金动账引擎处理方法具体包含:获取动账请求,根据所述动账请求获得动账对象、动账参数及动账场景;根据所述动账对象、动账参数和所述动账场景获得账务日志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账务日志配置信息于预存数据库中获得对应的账务日志模板;根据所述账务日志模板获得对应的动账字段取值;通过所述动账字段取值获得支付信息,将所述支付信息加入待执行列表;根据所述待执行列表通过资金业务动账核心系统执行动账处理,并修改账务日志。
在上述银行资金动账引擎处理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含:当根据所述待执行列表通过资金业务动账核心系统执行动账处理未成功时,识别所述账务日志模板中是否包含强关联标识;当存在所述强关联标识,将所述待执行列表中对应动账及其关联动账标识为待冲正动账,并将所述待冲正动账加入冲正列表;根据所述冲正列表完成冲正动作,并修改账务日志。
在上述银行资金动账引擎处理方法中,优选的,根据所述冲正列表完成冲正动作包含:根据所述账务日志模板获得反向交易码;根据所述反向交易码获得所述待冲正动账的交易对手标识;根据所述交易对手标识通过资金业务动账核心系统执行动账处理,并修改账务日志。
在上述银行资金动账引擎处理方法中,优选的,根据所述冲正列表完成冲正动作,并修改账务日志还包含:根据所述交易对手标识判断是否存在交易对手;当存在所述交易对手时,通过资金业务动账核心系统执行动账处理,并更新所述冲正列表中对应的所述待冲正动账状态;当不存在所述交易对手时,于所述账务日志中生成反向冲正动账记录;根据所述反向冲正动账记录,通过资金业务动账核心系统执行动账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修改所述账务日志中的反向冲正动账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