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频监控的管廊人员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4856.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1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郧晖;李雪强;谈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20/52;G06V40/1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频 监控 人员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管廊人员定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管廊人员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管廊的顶部布设若干摄像机;S2,各摄像机将其采集的图像传送至服务器;S3,服务器接收到图像后,锁定含有待定位的管廊人员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计算出图像中管廊人员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长度,且结合图像对应的摄像机在管廊内的位置,计算出管廊人员在管廊内的准确位置。还提供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管廊人员定位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若干摄像机。本发明通过摄像机覆盖整个管廊的范围,服务器根据图像计算出图像中管廊人员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长度,结合图像对应的摄像机在管廊内的位置,可准确地定位管廊人员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廊人员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管廊人员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中布满了各类管道及线路,后期需要人员或机器人设备进行定期巡检,而管控中心的管理人员需要清晰地了解每个维检人员或机器人的位置及工作状态,防止巡检人员因突发状况而导致中控中心无法联系,无法判断其具体位置。
目前针对城市综合管廊的人员定位主要采用WIFI技术,即巡检人员使用带WIFI模块的终端与AP无线接入点进行交互,通过场强变化,数据交换速率等因素进行判断,判断WIFI模块距离AP的距离,实现定位。然而该定位方式肥非常依赖于管廊内的工作环境,例如管廊内某处信号不好或造成存在干扰时就会导致定位不准确,位置更新不及时,如果出现了突发状况,无法迅速找到其准确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管廊人员定位方法及系统,通过固定安装的摄像机覆盖整个管廊的范围,避免了因为信号不好而导致的位置定位不精准的问题,另外,通过服务器根据所述图像计算出图像中管廊人员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长度,且结合所述图像对应的摄像机在管廊内的位置,可以准确地定位管廊人员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管廊人员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管廊的顶部布设若干摄像机;
S2,各所述摄像机将其采集的图像传送至服务器;
S3,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图像后,锁定含有待定位的管廊人员的图像,并根据所述图像计算出图像中管廊人员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长度,且结合所述图像对应的摄像机在管廊内的位置,进而计算出管廊人员在管廊内的准确位置。
进一步,在所述S2步骤中,各所述摄像机采用网线的方式将其采集的图像传送至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在所述S3步骤中,计算的方法具体为:按管廊通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图像上显示的管廊通道中依次绘制若干第一距离标识,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一距离标识在所述图像上显示的管廊通道的起始位置处,各个相邻的两所述第一距离标识之间的距离均已知,根据管廊人员处于的第一距离标识的位置,累加当前第一距离标识至第一个所述第一距离标识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出管廊人员在管廊内的准确位置。
进一步,在所述S3步骤中,所述第一距离标识对应的实际长度中,相邻的两所述第一距离标识之间的实际距离相等。
进一步,在所述S3步骤中,所述服务器在绘制各所述第一距离标识前,对所述管廊中的管廊通道进行优化,以便于在所述图像上绘制若干第一距离标识。
进一步,在所述管廊的桥架上设定若干第二距离标识,各所述第二距离标识与各所述第一距离标识一一对应配置。
进一步,各所述第二距离标识均为每一所述摄像机均可识别的二维码,各所述二维码均内设有距离信息。
进一步,在所述S1步骤中,在布设各所述摄像机后,在GIS地图或电子平面地图上对各所述摄像机的位置进行标记,并将所述标记传送至所述服务器中供其调取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钢铁工程技术集团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4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