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车静态电流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2979.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纯泽;田霞;仇宗来;罗云钢;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车 静态 电流 检测 电路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整车静态电流检测电路,包括:供电单元、MCU主控单元、CAN收发单元、继电器、保险丝、集成驱动电流诊断功能的智能MOSFET,继电器的使能管脚COIL与MCU主控单元连接,继电器的线圈输入端接12V蓄电池正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后级的保险丝,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后级的智能MOSFET的供电管脚VS,供电单元和CAN收发单元分别与MCU主控单元的不同管脚连接,MCU主控单元与智能MOSFET连接,智能MOSFET的输出端和保险丝的输出端均与负载模块连接。本发明解决了12V蓄电池由于整车静态电流过大而导致的亏电现象无法被及时发现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车静态电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车辆能耗要求趋于严格,对于整车静态电流的监控也变得尤为重要。伴随整车电子模块的增加,许多模块都需要连接整车12V蓄电池的常电电平KL30以实现总线唤醒或定期唤醒的功能。但是这些模块会在系统休眠的情况下,由于设计或故障等原因产生过大的静态电流,导致整车12V蓄电池亏电。而由于KL30在整车休眠的情况下也需要常导通,如果设置一个整车检测模块检测该类负载的漏电流状态,则该整车检测模块也将无法进入休眠状态。
现有技术中,当发现整车12V蓄电池亏电时,由于只有12V蓄电池输出端有电流检测功能,而后级模块常电供电端无电流检测功能,所以检测模块故障时需要逐个移除模块KL30常电信号的前级保险丝或借助外部设备逐一排查具体是哪一路模块的静态电流过大。整个检测过程效率比较低,且无法提前预防12V蓄电池亏电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整车静态电流检测电路,解决了12V 蓄电池由于整车静态电流过大而导致的亏电现象无法被及时发现,以及即便发现后也无法精准定位到哪一路负载模块静态电流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整车静态电流检测电路,包括:
供电单元、MCU主控单元、CAN收发单元、继电器、保险丝、集成驱动电流诊断功能的智能MOSFET,继电器的使能管脚COIL与MCU主控单元连接,继电器的线圈输入端接12V蓄电池正极,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后级的保险丝,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后级的智能MOSFET的供电管脚VS,供电单元和CAN收发单元分别与MCU主控单元的不同管脚连接,MCU主控单元与智能MOSFET连接,智能MOSFET的输出端和保险丝的输出端均与负载模块连接;
CAN收发单元获取负载模块的状态并将负载模块的状态传给MCU主控单元,MCU主控单元根据负载模块的状态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或常开触点吸合,使12V蓄电池通过保险丝或智能MOSFET为后级的负载模块供电,负载模块的状态包括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当负载模块的状态为休眠状态时,MCU主控单元获取各负载模块的静态电流并判断静态电流是否过大。
此外,MCU主控单元根据负载模块的状态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或常开触点吸合包括:
若负载模块的状态为工作状态,MCU主控单元不对继电器的使能管脚COIL输出电平,继电器的线圈不得电,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吸合;
若负载模块的状态为休眠状态,MCU主控单元对继电器的使能管脚 COIL输出电平,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吸合。
此外,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吸合,12V蓄电池与保险丝导通,通过保险丝为后级的负载模块供电;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吸合,12V蓄电池与智能MOSFET导通,通过智能MOSFET为后级的负载模块供电。
此外,MCU主控单元与智能MOSFET连接包括:MCU主控单元的第一至第七输出管脚分别与智能MOSFET的第一至第七输入管脚连接,智能 MOSFET的IS管脚并接采样电阻后连接MCU主控单元的AD采样端口,智能MOSFET的输出端接负载模块的输入端,MCU主控单元通过控制智能 MOSFET的第五输入管脚和第六输入管脚的电平状态采集负载模块的静态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2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有压失压检测判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10KV配网线路雷击计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