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生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1204.1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涛;李春义;孙红梅;张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田鸿儒 |
地址: | 1301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鹿 生茸区 骨膜 组织 刺激 方法 | ||
1.一种用于母鹿生茸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中添加刺激因子培养;所述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厚度为0.35-1.42mm,直径为1-3cm;
所述向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中添加刺激因子培养的步骤为: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经过PBS洗涤后,浸入含有 10%(v/v)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睾酮和生长因子IGF1的DMEM完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睾酮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3-6ng/mL,所述生长因子IGF1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0.5-2μg/mL;培养基用量不小于10mL,且培养基液面浸没过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睾酮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5ng/mL,所述生长因子IGF1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 μg/mL;培养基用量不小于10mL,且培养基液面浸没过所得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鹿生茸区骨膜组织刺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具体为:放置于37℃, 5vol.% CO2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12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