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磁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4600.1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田甜;熊党生;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D5/00 | 分类号: | B05D5/00;B05D7/14;B05D3/00;B05D7/24;B05D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磁超 疏水 表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磁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通过在具有阵列凹槽结构的铝合金基底上,预置丙烯酸树脂底层以覆盖基底表面阵列凹槽结构,在底层表面构建有机/无机复合含磁超疏水涂层Fe3O4@SiO2/聚醚醚酮/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中,Fe3O4@SiO2纳米粒子用以提高复合薄膜表面粗糙度,低表面能物质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提供疏水源,丙烯酸树脂由于黏结作用确保Fe3O4@SiO2纳米粒子与基材形成牢固的结合,以期在基材表面获得具有机械稳定性的超疏水表面,该表面具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耐久性,并且结合了优良的磁性能,可以应用于航空材料,医学,生物药学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含磁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同时具备磁性粒子和纳米粒子的双重优势,在催化剂、靶向药物载体、生物分离、核磁共振成像、磁热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良好的分散性、化学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是其各种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由于纳米效应、磁引力等作用,磁性Fe3O4纳米粒子极易团聚,导致其无法直接应用。此外,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被腐蚀,也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分散性与稳定性是磁性Fe3O4纳米粒子应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纳米SiO2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抗分解能力,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一层SiO2后,能有效地降低粒子的零电点和屏蔽磁引力的相互作用,使粒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化学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且SiO2表面存在丰富的羟基,可使复合粒子易于进一步功能化。但是,超疏水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性能,由于本身制备必须具有的微纳结构,使得结合性能的提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磁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含磁超疏水表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并且具有优良的磁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含磁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在具有阵列凹槽结构的铝合金基底上,预置丙烯酸树脂底层以覆盖基底表面阵列凹槽结构,采用两步法在底层表面构建有机/无机复合含磁超疏水涂层Fe3O4@SiO2 /聚醚醚酮( PEEK )/ 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 FAS)。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对洁净的铝合金基材表面进行激光刻蚀处理,制得具有阵列凹槽结构的基底,激光刻蚀处理设定参数为:凹槽间距100 um,凹槽直径200 um,加工次数20,加工频率30Hz;
步骤2,在具有阵列凹槽结构的基底表面涂覆丙烯酸树脂的无水乙醇溶液,预置光滑黏性底层;
步骤3,将Fe3O4@SiO2复合粒子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滴加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2h,将聚醚醚酮(PEEK)溶入后制得经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后的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溶液,在步骤2所述底层上涂覆该改性溶液,干燥,重复涂覆、干燥,制得含磁超疏水表面。
进一步,步骤1中,将铝合金基材表面经180#、400 #、600 #、800#砂纸逐级打磨去除表面锈层和氧化层,砂纸打磨后,超声清洗,吹干后得到洁净的铝合金基材。
进一步,步骤2中,丙烯酸树脂的无水乙醇溶液质量浓度为20%~40%。
进一步,步骤2中,在具有阵列凹槽结构的基底表面涂覆丙烯酸树脂溶液,自然干燥,预置光滑黏性底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4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轻量化汽车地毯
- 下一篇:一种仿生降温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