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锌氧化合物光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44407.8 | 申请日: | 2018-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费佳蕾;吴红艳;王璐;沈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14/46 | 分类号: | C23C14/46;C23C14/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光电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锌氧化合物光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借助双阴极辉光等离子放电作用在Ni基体表面溅射沉积锌氧化合物薄膜,将基体用丙酮进行超声清洗,之后将预处理好的基体放入等离子体炉内的试样台上完成样品表面锌氧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本发明以高纯金属元素为靶材,为了提高元素反应的供应量和供应效率,在基片和靶材周围形成双层辉光等离子放电,成膜仅需要10‑30min。本发明通过元素的溅射反应形成大面积高质量的复合透明薄膜电极,薄膜的厚度在5‑10微米。本发明得到的薄膜表面质量高,且制备方法已较为成熟,成本低,无污染,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对基体本身的性能几乎无影响,不会损伤基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镍锌氧化合物光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常温常压下,氧化锌的晶体结构为六角纤锌矿,由于宽带隙和高的激子结合能等特点,在透明电极、气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纳米发电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此外氧化锌薄膜还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太阳能电池窗口材料,其相对于SnO2薄膜(FTO)、In2O3薄膜(ITO)具有无毒、价格低廉、稳定性高、容易刻蚀的优势。而与纯氧化锌相比,锌氧化合物的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更大,透明度高,具有更好的电学与光学性质,这使得锌氧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具备更加优良的性能,但目前对锌氧化合物的研究还比较少。
目前已有的纳米棒状锌氧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电化学沉积法、分子束外延、脉冲激光沉积等,但是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成本高、制备工艺重复率低、不适合大面积制备等方面的问题。目前通过等离子物理溅射沉积方法制备该薄膜制备尚未有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锌氧化合物薄膜在制备成本高、制备工艺重复率低、不适合大面积制备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以等离子物理溅射沉积方法在Ni基体上制备锌氧化合物薄膜的方法,该工艺可控性好、速度快、成本低,制备得到的薄膜质量高,适合大面积制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镍锌氧化合物光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Ni基体用丙酮进行超声清洗,将预处理好的基体放入等离子溅射炉体内的载物台上,并用保温套罩住,样品上方的锌为源极靶材;
2)基片表面形成一层等离子辉光放电区,同时靶材表面也形成一层等离子辉光放电区,由两层等离子辉光放电区交叠增强成膜效率;
3)打开等离子溅射成膜设备以及与其配套的冷水泵,使用机械泵将镀膜炉体气压抽至2-5Pa,再使用分子泵将炉体气压进一步抽至(3-6)×10-4Pa,使炉内保持高真空状态;
4)将炉内充入氩气,再重新抽到极限真空度,以排出炉内的空气;
5)向炉体充入一定比例的氩气和氧气,打开工件电源并施加电压,对试样进行预轰击,一方面对试样进行清洗,另一方面活化表面以便于活性原子的吸附;
6)预轰击之后调节工作气压和源极电压,使工件和源极达到工作温度,稳定各工艺参数并开始保温镀膜;
7)依次关闭源极电源、阴极电源和气源,然后将真空炉内抽至(2-5)×10-4Pa真空度,冷却到室温出炉取出,即得到C-Ni共渗入ZnxOy薄膜中形成多元素复合合金层。
步骤1)中,样品与靶材之间的极间距保持在18-22mm。
步骤4)中,将炉内充入氩气至15-25Pa,重新抽到极限真空度,如此往复2-3次,以尽可能排出炉内的空气。
步骤5)中,向炉体充入氩气和氧气体积比为5:1-9:1,使得炉体气压达到5Pa,打开工件电源并施加300-350V电压,对试样进行10分钟预轰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44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