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1911.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D53/84;B09B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厨垃圾 资源化处理工艺 三相分离 粗油脂 预处理 好氧发酵 废水 固渣 废气 堆肥品质 二次发酵 废水处置 高温蒸煮 生物菌剂 水汽分离 零排放 资源化 排放 分选 异味 发酵 破碎 收益 改进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首先对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包括对餐厨垃圾进行分选破碎并高温蒸煮;然后对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行三相分离,分离出粗油脂、废水和固渣,将粗油脂进行统一收集;将三相分离后的固渣添加生物菌剂进行好氧发酵和二次发酵,将发酵产生的水汽分离后,水部分与三相分离得到的废水一同进行废水处置排放,废气部分进行废气处置排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大幅提高了餐厨垃圾粗油脂产量,可以获得更高的资源化收益,同时可以缩短好氧发酵的周期,提高堆肥品质,实现异味废水近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治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主要包括米饭、面食类残余物、肉类、蔬菜、骨头、瓜果皮等,以淀粉、食物纤维类、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同时也含有无机盐类,具有高油脂、高盐分、高水分、高有机质含量以及易腐发臭、易酸化、易生物降解等特点。由于其营养元素丰富的特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餐厨垃圾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含水率高。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一般都能达到80%~90%,因此流动性大,运输不便,非常容易渗漏,热值较低,处理方法不当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2、有机物含量高。餐厨垃圾中粗脂肪、粗蛋白等有机物含量高,富含N、P、K、Ca及各种微量元素,开发利用潜力大。
3、油、盐的含量较高。餐厨垃圾具有高盐分、极易酸化等特点,在进行处理时要综合考虑该因素,以防出现油、盐的抑制或资源化产品的利用率低等问题。
4、餐厨垃圾在常温下就很容易腐烂变质,容易滋生病菌,引起各种疾病。餐厨垃圾的以上特征表明,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得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鉴于以上特点,餐厨垃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影响市容及人居环境;首先是餐厨垃圾本身的性状会影响人的视觉和嗅觉,另外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气、污水等污染环境。
2、餐厨垃圾被用做饲料来喂养家畜,由于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毒素及病菌,被用于家畜饲料后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3、由餐厨垃圾派生的“潲水油”,极易产生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对人民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如有关地沟油问题,每年约有200万~300万吨地沟油返回餐桌,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毒素,一旦食用,则会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4、餐厨垃圾中的废弃油脂及固体残渣若排入下水道,容易造成堵塞,污染环境,甚至引发下水道管爆炸等严重情况。
对于餐厨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大中型集中化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加工制饲料、定点式小型好氧消化、小型家庭堆肥以及通过粉碎机粉碎进入下水管道与污水合并处理等措施。
定点式好氧消化:餐厨垃圾产生后可直接处理,减少存放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减少因腐败发臭额招致蚊蝇的可能,优化卫生环境,减少运输费用以及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的可能,实现源头处理和就地利用,减量率和资源化率都较高。因此定点式好氧消化也是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定点式好氧消化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该工艺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普通的三相分离不能很好的把餐厨垃圾中油脂脱离出来。因为油脂的收益比较高,一吨粗油脂市场价3000元以上,如果能更好的将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分离出来,可以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率,给使用者带来更高的利润,同时可以减轻好氧发酵中油脂对菌种的影响;
2、普通菌种在高盐高油的餐厨垃圾环境中很难存活,影响好氧发酵的时间和质量;
3、在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废水和废气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对外还存在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异味较为严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1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