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哈密瓜皮制备除亚甲基蓝印染物质生物吸附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0072.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峰;陈莉;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C02F1/28;B01J20/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44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哈密 瓜皮 制备 甲基 印染 物质 生物 吸附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哈密瓜皮制备除亚甲基蓝印染物质生物吸附剂的方法。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吸附剂处理印染污水存在着去除效果较差、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哈密瓜皮制备除亚甲基蓝印染物质生物吸附剂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清洗;2)切片;3)蒸煮;4)草酸铵浸泡:待蒸煮后的哈密瓜皮碎片冷却至室温后,浸泡于浓度为0.5‑2.0%的草酸铵溶液中,置于60‑80℃恒温水浴锅中水浴半小时;5)过滤、漂洗至中性;6)碱泡;7)双氧水浸泡;8)乙醇浸泡;9)过滤、漂洗至中性:10)干燥;11)粉碎。本发明具有去除效果较好、实现废物资源再利用、价格低和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哈密瓜皮制备除亚甲基蓝印染物质生物吸附剂的方法,它属于一种环保的原生态绿色生物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印染行业已成为我国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其排放废水量大约是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35%。染料废水因为成分复杂、浓度高、色泽深、排放量大,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污染源。亚甲基蓝是一种碱性物质,其广泛应用于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可用于制造墨水和色淀及生物、细菌组织的染色等方面)和药物等方面。由于高浓度的亚甲蓝溶液具有毒性,在其排放时需要进行处理。由此可见若将此类印染废水直接排出,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极大危害,研究表明每排放1t印染废水就会污染20t的水。
哈密瓜风味独特,瓜肉肥厚,清脆爽口且营养丰富,含糖量最高达21%,因此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哈密瓜的大量享受美食的同时,哈密瓜皮都会被当成垃圾扔掉,对环境造成影响。此外,哈密瓜的生产加工势必产生大量的加工副产物,哈密瓜果实榨汁后会产生40-50%的皮渣,传统加工业将这些副产物填埋处理或生产加工动物饲料。哈密瓜皮极易霉变发臭,填埋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加工饲料通常需进行干燥处理,耗费大量能源。为此,许多国家对哈密瓜皮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途径进行了大量探索和探究。
目前,国内对印染废水以生物处理为主,占80%以上,尤以好氧生物处理法占绝大多数。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此外,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也有应用,生物流化床尚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仍需辅以物理或化学处理。其中,传统活性炭生产是以木材和煤炭为主要牺牲品,造成森林资源大面积毁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影响动植物的繁衍。活性炭、竹炭吸附效果相对不高,且易达到吸附饱和状态。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需要找到价格低廉又有较好吸附效果的吸附剂。生物吸附剂由于价格低廉易获得,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若考虑将其制成生物吸附剂,既保护了环境,又极大的增加哈密瓜皮的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吸附剂处理印染污水存在着去除效果较差、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哈密瓜皮制备除亚甲基蓝印染物质生物吸附剂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哈密瓜皮制备除亚甲基蓝印染物质生物吸附剂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清洗:将新鲜哈密瓜皮用蒸馏水清洗直至溶液澄清;
2)切片:将洗净的哈密瓜皮剪成长约2-4cm的碎片;
3)蒸煮:将剪成碎片的哈密瓜皮在开水中蒸煮20-40min;
4)草酸铵浸泡:待蒸煮后的哈密瓜皮碎片冷却至室温后,浸泡于浓度为0.5-2.0%的草酸铵溶液中,置于60-80℃恒温水浴锅中水浴半小时;
5)过滤、漂洗至中性:将浸泡后的哈密瓜皮碎片过滤,取滤渣用流动水漂洗至中性;
6)碱泡:将洗涤得到的滤渣用0.1-0.5mol/L的NaOH水浴20-40min,水浴温度60-80℃,水浴后用流动水漂洗至中性;
7)双氧水浸泡:用蒸馏水充分漂洗至中性,使用双氧水浸泡18-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学院,未经运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0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