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楸树增殖系数的组织培养方法及专用培养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31450.0 申请日: 2018-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9329064A 公开(公告)日: 2019-02-15
发明(设计)人: 董玉峰;姜何;燕丽萍;王卫东;荀守华;姜岳忠;毛秀红;李善文;韩丛聪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李健康
地址: 250014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楸树 继代培养基 增殖系数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分化 初代培养 带芽茎段 良种繁育 生长周期 腋芽增殖 诱导生根 愈伤诱导 愈伤组织 无菌苗 小植株 蔗糖 扩繁 琼脂 愈伤 增殖 接种 配方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楸树增殖系数的组织培养方法,是通过初代培养获取初代无菌苗,再将苗切成1.5‑2.0cm的带芽茎段,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增殖,由愈伤组织分化得到丛生芽进而诱导生根获得楸树小植株;其中所述继代培养基的配方是:N6培养基,加入0.1~0.2mg/L的NAA,0.8~0.9mg/L的6‑BA以及30g/L的蔗糖和7g/L的琼脂,调节pH值到5.8~6.0。本发明的方法在促进腋芽增殖的基础上,同时促进愈伤诱导,在愈伤基础上促进丛生芽的分化以实现在同等的生长周期内可获得更大量的芽,为楸树良种繁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楸树的组织培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楸树增殖系数的组织培养方法及专用培养基,属于林木良种繁育领域。

背景技术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er.)为紫葳科,梓树属,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已被列入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树种目录。由于自花授粉的不亲和性,楸树往往开花不结实;即使不同无性系混栽在一起,经昆虫传粉能够结实,但结实很少,种子发芽率很低,实生繁殖较为困难。楸树为难生根树种,扦插繁殖成活率低,且现有的有关扦插技术因操作要求高,或需要设施条件,或费工费时成本高,不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埋根繁殖虽比较容易,但埋根繁殖因其繁殖材料相对较少,客观上制约了繁育的规模。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时,首先要培育砧木,目前砧木培育多采用梓树播种育苗方式,但播种后至少需2年才能达到嫁接砧木所需粗度,存在砧木培育生产周期长的缺点。综上方法都不能更好地解决对楸树的快速繁育问题。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人为控制范围内,以较短的周期大量繁殖种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和产量大。

杨燕等人发表于《林业科技开发》的“楸树腋芽增殖快繁技术研究”中公开楸树初代最适培养基:N6+6-BA1.0mg/L+NAA0.01mg/L;继代培养最适培养基:N6+6-BA2.0mg/L+NAA0.1mg/L+Vc100mg/L+稀土2mg/L;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N6+NAA1.0mg/L。

韩创举等人发表于《西北林学院学报》的“楸树组培技术研究”中报道,如下培养基N6+6-BA1.5mg/L+NAA0.0016mg/L是楸树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最高增殖系数为7.2。

傅玉兰等人发表于《林业科技开发》的“楸树试管丛生芽继代增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报道,楸树丛生芽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配方是MS+IBA0.5mg/L+BA4.0mg/L+PVP(100mg/L)+食糖30g/L+琼脂0g/L,最高增殖系数为4.8,且培养周期为35天。

中国发明专利CN104054580A“一种提高楸树增殖系数的组织培养方法”中公开的最佳腋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BA0.8mg/l+IBA0.1mg/L;最佳腋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BA1.5mg/L+ZT0.1mg/L+IAA0.2mg/L;最高增殖系数为15。但其增殖主要通过腋芽诱导和腋芽增殖两部分实现。

上海杉一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CN 104719136 A公开的“楸树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中提到,此发明在继代中的限定以MS为基础培养基,在生根阶段限定以MS1/2为基础培养基,控制其扩繁比例为1:3~3.5。

中国发明专利CN106818470 A“一种提高楸树增殖系数的组织培养方法”中公开以楸树成熟的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诱导40天获得愈伤组织;再将内部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20天;将再次获得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培养30天获得楸树再生芽。该方法步骤繁琐,时间跨度较长,增殖率也不高。

综合分析上述方法,所述的组培增殖大多是主要集中在促进腋芽增殖。经检索,有关在促进腋芽增殖的基础上,同时促进愈伤诱导,在愈伤基础上促进丛生芽的分化以实现在同等的生长周期内可获得更大量的芽的提高楸树增殖系数的组织培养方法及专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1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