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候汽车内饰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30612.9 申请日: 2018-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9849444A 公开(公告)日: 2019-06-07
发明(设计)人: 唐茂强 申请(专利权)人: 烟台蓝海博隆超纤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32B5/18 分类号: B32B5/18;B32B7/12;B32B27/40;B32B27/06;B32B27/20;B32B33/00;C08L75/04;C08L77/10;C08L71/02;C08K5/098;C08J5/18;D06M13/144;D06M13/395
代理公司: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代理人: 吴肖敏
地址: 264006 山东省烟***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汽车内饰革 胶接层 发泡 芳纶短切纤维 水性聚氨酯层 水性聚氨酯 结构改性 热熔胶膜 耐候性 装饰层 热压 涂覆 粘结 配方 基层 改进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候汽车内饰革,包括自下而上的发泡基层、胶接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以及水性聚氨酯装饰层,所述发泡基层、胶接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之间通过热压方式粘结,所述水性聚氨酯层涂覆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上,所述胶接层为TPU热熔胶膜,尤其是通过芳纶短切纤维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进行结构改性。实现了通过结构设计和配方进行改进,增强汽车内饰革耐候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候汽车内饰革。

背景技术

聚氨酯合成革(Polyurethane Synthetic Leather)属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一类,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真皮感强的外观,具有与基材粘接性能优异、抗磨损、耐挠曲、抗老化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具备耐寒性好、透气、可洗涤、加工方便、价格优廉等优点,是天然皮革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

TPU被广泛适用于合成革、汽车制造、鞋材、薄膜、织物、医药、军事等许多领域。具有其他塑材所无法比拟的物理性能。韧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防寒、抗菌、抗紫外线等许多特性,作为环保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是TPU材料存在天生的缺陷,内生热大,耐高温性能一般。正常使用温度范围是-40~120℃使用。若需在高频振荡条件或高温条件下长期作用,则必须在结构设计或配方上采取相应改性措施。

对于采用TPU材质的汽车内饰革,车内温度就属于对TPU合成革性能影响巨大的因素,夏季暴晒的条件下,车内温度轻松超过七十摄氏度,而夜晚车内温度又会下降,并且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打开空调时,车内温度同样存在较大变化,因此严重影响了TPU内饰革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从设计结构和配方的基础上对TPU内饰革进行改进,同时提高其耐候性能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耐候汽车内饰革,通过结构设计和配方进行改进,增强汽车内饰革耐候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候汽车内饰革,包括自下而上的发泡基层、胶接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以及水性聚氨酯装饰层,所述发泡基层、胶接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之间通过热压方式粘结,所述水性聚氨酯层涂覆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上,所述胶接层为TPU热熔胶膜,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通过如下方式制得:将如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比混合,其中包括TPU颗粒100份,致廉剂10-20份,芳纶短切纤维5-10份,增稠剂1-2份,聚四氢呋喃二醇1-2份,羧酸盐1-2份,将混合物投入密炼机中混合均匀后通过开炼机进一步混合并通过对辊机压延成膜。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芳纶短切纤维为长度为2-10mm。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芳纶短切纤维表面经过如下步骤改性处理:

a.配置改性溶液,改性溶液由如下份数材料组成:二甲基烯丙醇10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5份,2-氯苯基异氰酸酯2-5份,环氧树脂3~6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制得改性溶液;

b.配置表面覆膜液,表面覆膜液由如下份数材料组成:去离子水100份,多异氰酸酯乳液50-70份,间苯二酚甲醛树脂5-10份,氢氧化钠5-8份;多聚甲醛2-5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制得表面覆膜液;

c.浸渍,将芳纶短切纤维和改性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10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后捞出离心脱液后,按照同样的质量比将脱液后的预处理芳纶短切纤维放入表面覆膜液中进行浸渍搅拌,通过离心烘干后获得改性后的芳纶短切纤维。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TPU热熔胶膜的厚度为0.05-0.1mm。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的厚度为0.1-0.5mm。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羧酸盐为硬脂酸钠或硬脂酸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蓝海博隆超纤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蓝海博隆超纤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0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