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5094.1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誉;庄成龙;吴林松;胡鹏兵;唐超;时建伟;卢祯辉;张晓勇;沈小盛;祝庆霞;朱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混凝土 碳纤维 纳米二氧化硅 混凝土基体 骨料 制备 碳纤维混凝土 孔洞 传统混凝土 力学性能 有效连接 水泥 密实度 疏水性 重量份 减小 | ||
1.一种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51~450份、骨料1443~1850份、碳纤维3.5~4.5份和纳米二氧化硅7~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7~40nm,比表面积为380m2/g,纯度为99.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混凝土材料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减水剂6.1~7.9份、分散剂2.1~2.7份和消泡剂2.8~3.6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30%;所述分散剂为羧乙基纤维素;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为河沙和碎石的混合物,所述河沙和碎石的重量比为565.5~725:877.5~11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沙为Ⅱ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4~2.7,含泥量小于2wt%;所述碎石的粒径为8~25mm,压碎值为8~1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混凝土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29.6份、河沙708份、碎石1070.4份、碳纤维4.296份、纳米二氧化硅8.592份、减水剂6.444份、分散剂2.5776份、消泡剂3.4368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备料;
S2.分别将碳纤维、纳米二氧化硅超声波振捣分散后,再将振捣好的碳纤维、纳米二氧化硅和水混合后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第I混合料;
S3.将骨料混匀后,再加入水泥,搅拌均匀,得到第II混合料;
S4.向所述第II混合料中加入所述第I混合料,搅拌均匀后,经加工和养护后,得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高温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加入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减水剂、分散剂和消泡剂,采用如下方法加入:分别将碳纳米纤维和分散剂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硅超声波振捣分散后,再将振捣好的碳纤维和分散剂的混合物、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后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减水剂和消泡剂,搅拌均匀后得到第I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50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拌养水泥基胶凝材料
- 下一篇:一种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