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炉辊结瘤程度及炉辊结瘤后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1570.2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茂庭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1D11/00;C21D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辊 结瘤 后处理 冷轧硅钢 钢板 加热温度控制 定期测量 热轧原料 生产过程 生产节奏 生产作业 顺序控制 氧化气氛 氧化铁皮 优化生产 有效缓解 工艺流程 常化炉 成品率 缓解 出钢 磨辊 磨损 | ||
1.一种缓解炉辊结瘤程度及炉辊结瘤后处理的方法,适用于冷轧硅钢生产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1)严格控制热轧原料钢板氧化铁皮;
若热轧原料钢板入常化炉时表面氧化铁皮较厚,将导致高温区炉辊快速结瘤,当原料钢板表面存在边部铁皮压入或结疤重皮缺陷时,在入常化炉前切除缺陷部分;
2)常化炉加热温度控制;
根据原料钢板的钢种对常化炉加热温度进行调整.在保证钢板组织性能的情况下,将最易发生炉辊结瘤的炉段温度下调10~15℃,使其低于熔化点温度;
3)氧化气氛控制;
为了减少二次氧化铁皮产生,采用氧含量≤100ppm的微氧化气氛加热工艺,严格控制空燃比为0.9~0.96;同时调整引风机风力,保持炉内为3~4Mpa的微正压,杜绝炉门吸风现象,保证炉内氮气气氛,使氮气压力维持在10~12Pa;及时监控出炉后钢板的表面质量,防止炉生二次氧化铁皮出现;采用辐射管加热时,定期检查辐射管状态,出现开裂漏气的及时更换;
4)出钢钢板温度控制;
为防止钢板下表面氧化进一步加剧,在正常工艺范围内调整下炉膛温度低于上炉膛温度,使出钢时钢板上、下表面温差控制在8~12℃;
5)生产作业顺序控制:
在炉辊已经结瘤的条件下,钢板自重及硬度是产生“结瘤硌印”的重要影响因素;生产时按先厚规格后薄规格、先高硬度后低硬度的顺序安排生产作业;在出现“结瘤硌印”前期,马上更换后续规格或钢种的钢板,可以在炉辊已结瘤的情况下继续生产,延长辊印处理周期;
6)定期磨辊;
在炉辊结瘤状况严重到无法继续正常生产时,必须清除炉辊结瘤,清除方法包括停炉打磨炉辊和在线磨辊2种方法;
a、停炉打磨炉辊;
每月常化炉停炉后,进炉检查炉辊表面,对于结瘤较重的炉辊采用手动砂轮打磨方式处理,结瘤严重的将炉辊整体换下进行车削及修复处理;
b、在线磨辊;
升温到600℃保温时,输入SPCC调整用钢板,利用其重量及硬度进行600℃磨辊,将辊面结瘤压平;磨辊后炉辊投入生产一段时间后再发现结瘤时,将工艺温度降到800℃,选择2.8~3.0mm厚的SPCC作为调整钢板,将焊缝置于炉外,切断工艺段张力,控制炉辊向前或向后动作,动作间隔时间20~30分钟;
7)定期测量在线炉辊的直径,对于磨损后直径有变化的炉辊,进行转数调整,保证其与带钢的运行速度一致,防止由于两者的线速度差异造成粘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茂庭,未经王茂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15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避免焊接钢件开裂的处理设备
- 下一篇:流体喷射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