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改善翼型分离失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3140.6 | 申请日: | 201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9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慧敏;田苗;梁华;吴云;贾敏;魏彪;赵光银;金迪;郭善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B64C3/36;B64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孙铭侦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放电 等离子体 激励 改善 分离 失速 方法 | ||
1.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改善翼型分离失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连接电路,
其中,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改善翼型分离失速的装置,包括安装于翼型(3)前缘的用于形成射频等离子体的射频激励器(1),及为射频激励器(1)提供所述射频激励器(1)高压环境的高压源(2);
所述射频激励器(1)包括依次层叠贴覆的覆盖电极(11)、绝缘介质层(12)及裸露电极(13),其中,覆盖电极(11)背离绝缘介质层(12)的一面贴覆于所述翼型(3)前缘,所述覆盖电极(11)沿翼型前缘展向贴覆;
所述高压源(2)包括:射频等离子体电源(21)、信号调制计算机(22)及变压电路(23),所述射频等离子体电源(2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变压电路(23)初级端,所述信号调制计算机(22)通过COM接口数据线与所述射频等离子体电源(21)连接,所述变压电路(23)的次级端连接所述射频激励器(1);
连接电路,即连接高压源(2)部分的电路,同时连接高压源(2)及射频激励器(1);
S2:在翼型(3)上下表面沿展向布置若干测压点(31);
S3:在风洞系统中安装并固定好翼型(3),设置试验翼型(3)迎角0°,打开风洞,使来流速度设置范围为5m/s-75m/s,给定来流速度,并保持不变;
S4:改变试验翼型(3)迎角,测量在每个迎角状态下未施加等离子体激励时翼型(3)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当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相差最小时,得到失速迎角;
S5:设置试验所需的射频等离子体电源(21)的载波频率及输出功率,同时通过所述信号调制计算机(22)设置试验所需的射频等离子体电源(21)的调制频率及占空比,保证在所设条件下为所述射频激励器(1)提供足够的加载电压,产生等离子体;
S51:在失速迎角下,以占空比为单一变量,选取在占空比参数范围内的若干组不同占空比进行射频等离子体激励试验,测量在不同的占空比下,施加等离子体激励时翼型(3)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当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从前缘到后缘依次增大时,确定为最佳占空比;
S52:在失速迎角下,以调制频率为单一变量,选取在调制频率参数范围内的若干组不同调制频率进行射频等离子体激励试验,测量在不同的调制频率下,施加等离子体激励时翼型(3)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当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从前缘到后缘依次增大时,确定为最佳调制频率;
S53:在失速迎角下,以载波频率为单一变量,选取在载波频率参数范围内的若干组不同载波频率进行射频等离子体激励试验,测量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下,施加等离子体激励时翼型(3)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当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从前缘到后缘依次增大时,确定为最佳载波频率;
S54:在失速迎角下,以输出功率为单一变量,选取在输出功率参数范围内的若干组不同输出功率进行射频等离子体激励试验,测量在不同的输出功率下,施加等离子体激励时翼型(3)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当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从前缘到后缘依次增大时,确定为最佳输出功率;
S6:选取最佳占空比,最佳调制频率,最佳载波频率和最佳输出功率,在失速迎角下,改变来流速度以促使附面层再附,选取在来流速度参数范围内的若干组不同来流速度进行射频等离子体激励试验,测量在不同的来流速度下,施加等离子体激励时翼型(3)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当上翼面各测压点(31)的压力值从前缘到后缘依次增大时,确定为最佳来流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改善翼型分离失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连接电路后,为射频激励器(1)两电极提供足够的加载电压,以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射频激励器(1)两电极间的电压值变化范围为1KV-3KV,通过射频激励器(1)的电流值变化范围为3A-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改善翼型分离失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流紊流度小于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31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