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移动专网的搭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510.7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发;谢新卓;李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成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24;H04W28/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设备 网关 分支机构 网络搭建 虚拟移动 专网 以太网数据包 交换机接入 以太网连接 工程施工 节点连接 流量管理 企业内网 网络管理 网络结构 运营维护 在线监控 封装包 数据包 智能化 二层 解包 透传 总部 交换机 封装 解析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移动专网的搭建方法,属于网络搭建领域,利分支机构通过以太网连接至LTE网关,LTE网关利用APN节点连接LTE网络,并通过mac over IP协议将以太网数据包透传至VxLan云交换设备,VxLan云交换设备解析封装包,输出Ethernet包,通过总部交换机接入企业内网,总部交换机的Ethernet数据包,通过VxLan云交换设备封装mac over IP协议,LTE网关解包至分支机构,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二层网络结构,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供在线监控、流量管理等功能,使网络管理更智能化;工程施工更简便,网络搭建更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虚拟网络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移动专网的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加快信息化、网路化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电信业是信息和网路的载体和基础,国内投资者竞相涉足电信行业。随著国家电信产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内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电信产业的美好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继中国联通成立後,吉通、网通、铁通等新的电信运营商陆续加入了竞争行列。一些经营与电信相关业务的新企业不断涌现,如长城宽频公司等。一些未从事过电信的投资者也纷纷打入通信市场,如由中科院、中国广电集团、铁道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组建了中国网通。专网通信依托现有的电信网路,充分利用国家鼓励电信竞争的产业政策,寻求灵活的融资方式,在电信竞争中必将有大的发展。
目前大部分企业专网要求分配静态地址,但静态地址接入必须事先为用户分配固定IP 地址,增加系统设计及维护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针对市场特点,利用LTE网络高带宽、低时延、广覆盖 的优势,设计一种基于LTE网络及VxLan虚拟交换机的综合解决方案作为有线网络的补充,提供一种纯二层(EoIP)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虚拟移动专网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支机构通过以太网连接至LTE网关;
步骤二:LTE网关利用APN节点连接LTE网络,并通过mac over IP协议将以太网数据包透传至VxLan云交换设备;
步骤三:VxLan云交换设备解析封装包,输出Ethernet包,通过总部交换机接入企业内网;
步骤四:总部交换机的Ethernet数据包,通过VxLan云交换设备封装mac over IP协议,LTE网关解包至分支机构。
优选的,所述分支机构包括包括分支交换机和PC端,所述分支交换机与所述LTE网关通过以太网连接。
优选的,所述LTE网络通过基站发射便于覆盖一定区域。
优选的,所述APN节点上设置有CMNET网关便于通过mac over IP协议封装以太网数据包透传到所述VxLan云交换设备。
优选的,所述VxLan云交换设备与所述总部交换机通过以太网连接。
优选的,所述VxLan云交换设备设置有QoS保障模块用于监控和统计流量。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当发生故障时,故障定位及抢修维护更方便;同时,可以统一中心部署,实现远程网络管理、配置、监控,网络可运行程度更高效;
2、具有QoS保障、数据包流控处理、流量统计,网络管理更智能化;利用LTE网络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客户体验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成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成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