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对接现场在线质量质心测量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7568.6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豪;张新磊;刘亚辰;田明荣;曹玉梅;张俊秀;杨硕;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质心测量 现场在线 组件安装 部段 调姿 装配 俯仰 平移 底盘组件 径向质心 支撑部段 姿态调整 装卸部 底盘 工位 滚转 偏航 质心 轴向 转运 升降 自动化 测量 厂房 | ||
一种装配对接现场在线质量质心测量平台,包括底盘组件、质量质心测量组件、调姿组件;调姿组件安装在质量质心测量组件上,质量质心测量组件安装在底盘上;本发明可以实现部段在厂房内的自动转运,同时可以实现高精度地实现部段平移、升降、俯仰、偏航、滚转的自动化姿态调整。可以在任意工位,不需要装卸部段的支撑部段实现其质量、轴向质心和径向质心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平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对接现场在线质量质心测量平台。
背景技术
在国防领域,质心位置关系到导弹弹道和控制、火箭运行姿态控制等性能,当质心偏离时,会产生附加力矩,使其运动轨迹发生改变。径向的质心偏差会导致偏航力矩,轴向的质心偏差会导致俯仰力矩,因此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对质心进行精密测量。由于导弹及火箭结构复杂,内部有大量的安装部件,理论计算很难准确地确定其质心位置。而关键部段装配时需要进行质心测量,对接时也需要进行质心测量,出现误差时需要及时调整,再次测试。该过程需要多次更换工装、设备,严重影响装配对接效率。
本平台结合精密自动控制、多点称重法等技术,实现导弹、火箭等圆柱形部段转运及在线质量质心测量一体化。
目前,测量质心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静力矩平衡原理的静态测量方法,如悬挂法、多点支撑法、不平衡力矩法、吊起法、举升法和可倾斜平台法等。另一类是动态测量方法,包括复摆法、转动惯量法、动平衡法等。其中多点支撑法、不平衡力矩法较适合大型柱形部段的质心测量,但是由于质心测量时需要严格调平,径向质心的测量需要精确变换测量姿态等难题,尚未实现可移动的质心测量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结合多点支撑法和不平衡力矩法,设计了一种装配对接现场在线质心测量平台,该平台可以自动调平,同时可以测量柱状部段的轴向质心和径向质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对接现场在线质量质心测量平台,包括底盘组件、质量质心测量组件、调姿组件;调姿组件安装在质量质心测量组件上,质量质心测量组件安装在底盘上;
底盘组件包括电机A、减速器、钢轮A、电机B、减速器、钢轮B、升降分离机构A、钢轮C、升降分离机构B、升降分离机构C、升降分离机构D、钢轮D、水平传感器、激光跟踪仪球座,均安装在底盘支架上,升降分离机构A、升降分离机构B、升降分离机构C、升降分离机构D用于底盘组件的升降;水平传感器安装在底盘支架上;
升降分离机构包括螺纹转接套、螺杆、限位外壳、推力轴承、底座;螺纹转接套固定在底盘支架上;螺纹转接套套装在螺杆上;
质量质心测量组件包括调姿底座、升降分离机构E、压力传感器机构;升降分离机构E与升降分离机构A结构形式相同,其底部安装在底盘支架上,其顶部与调姿底座固连;压力传感器A底部安装在底盘支架上,其顶部与调姿底座固连;
压力传感器A包括传感器底座、压力传感器、钢球支承座、钢球、钢球护套、平窝支承座,传感器底座安装在底盘支架上,平窝支承座安装在调姿底座上;
平窝支承座与钢球接触支撑或分离;钢球在钢球护套的限位作用下放置在钢球支承座的球窝内,钢球支承座下方的钢柱压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传感器底座上;
调姿组件包括调姿机构A和调姿机构B,二者结构完全相同,对称安装,调姿机构A包括电机、直角齿轮箱、传动轴A、升降机A、传动轴B、联轴器、升降机、升降导轨滑块、升降导轨支架、平移支架、平移导轨滑块、电机、升降机、滚转支架、电机E、减速器、滚轮、托架、滚动限位销、偏移限位轮;
升降导轨支架固定安装在调姿底座上,平移支架安装在升降导轨滑块上,其中滚转支架安装在平移导轨滑块上。
所述测量平台实现调姿对接功能时,底盘组件1前后运动;电机A7通过减速器,驱动钢轮A发生转动,电机B通过减速器,驱动钢轮B发生转动,实现平台前后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