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监管隐私交易的区块链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3211.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2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虹妍;孙玉俐;刘迎宾;马俊昌;霍晓栋;夏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蓝石环球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私 交易 审核 区块 监管 架构 验证 健康状态 节点验证 实时监控 隐私数据 证书颁发 审计 哈希 准入 打包 存储 申请 | ||
本发明一种可监管隐私交易的区块链架构,其包含CA节点、审核节点和监管节点,CA节点为所有节点颁发数字证书;所述审核节点审核CA节点的数字证书颁发请求及其他节点的隐私交易;有监管节点,其用于区块链健康状态实时监控、CA准入审计、隐私交易和隐私数据审计;发起隐私交易的节点向审核节点申请验证,经过审核节点验证后的隐私交易不需要再进行验证,直接被打包进区块,链上仅存储隐私交易的哈希值与审核节点的签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尤其是一种引入CA节点、审核节点和监管节点的可监管隐私交易的区块链架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很多公链交易都是公开透明的,例如:比特币,以太坊,EOS等。虽说公链的交易账户都是匿名的,但由于每笔交易的发起者,接受者,交易的金额都是公开透明的,通过追寻交易记录,仍然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查询到匿名账户对应于真实世界的某个具体个人。因此,交易的隐私保护是区块链技术研究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隐私保护技术都有一定的缺陷:
交易证明过大:如Confidential Transaction、zk-STARKs;
效率较低:如zk-SNARKs、Stealth Addresses;
存在安全隐患:如Mixer。
除此之外,现阶段的区块链系统普遍缺乏监管机制。
以J.P.Morgan Quorum为例,项目采用的隐私保护方案:
账户A将隐私交易Tx-AB(接收者是账户B)发送到节点A,节点将A和B的公钥添加到交易内容中。
节点A将Tx-AB发送给Transcation Manager模块,该模块:
第一步:生成一个对称密钥。
第二步:用对称密钥加密Tx-AB。
第三步:用SHA512计算加密后的Tx-AB的内容的hash值。
第四步:用A和B的公钥加密第一步中的对称密钥。
第五步:记录上述四步中的数据到审核节点中,并且以加密交易hash作为key。
节点A将Transcation Manager模块产生的数据,通过加密通道传输给节点B,节点B给出ACK应答。
节点A收到节点B的应答后,将加密后的交易hash,以及隐私标记位广播给全网其他节点,进行打包出块。
全网其他节点在执行交易时,如果发现该笔交易是隐私交易并且与自身无关,则忽略。
节点A或者B在执行交易时,发现是隐私交易,则用自己的私钥解密获取对称密钥,然后用对称密钥解密交易Tx-AB,然后执行解密后的交易,并将交易结果保存在本地的隐私账户中。
J.P.Morgan Quorum项目采用的隐私保护方案,只能是参与隐私交易的节点保存隐私数据,数据的安全性比较差,并且数据的正确性验证只能由参与的两个隐私节点验证,不能引入第三方参与到隐私交易中来,扩展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区块链上交易的隐私保护和监管问题,通过引入CA节点、审核节点和监管节点,可以实现隐私交易的快速验证,以及区块链交易和数据等的审计监控。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可监管隐私交易的区块链架构,其包含审核节点,所述审核节点审核其他节点的隐私交易;发起隐私交易的节点向审核节点申请验证,经过审核节点验证后的隐私交易不需要再进行验证,直接被打包进区块,链上仅存储隐私交易的哈希值与审核节点的签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蓝石环球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蓝石环球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