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设计与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3670.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5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谢忠南;张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12 | 分类号: | B22F1/12;B22F1/18;C22C26/00;C23C16/26;C22C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相呈分形 结构 体系 设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其特征在于:该高导热体系由高导热导热相和高导热基体构成,高导热导热相由具有分形结构的导热相单元组成;所述的导热相单元具有2~4级分形结构,分形结构之间的尺寸比为2~20;所述的分形结构的形状为树枝状结构或雪花状结构,导热相的结构具有整体或局部的自相似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形结构的分形维数为2~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级分形结构之间通过低热阻界面冶金结合,或同质材料的原位生长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相材料选自:金刚石颗粒、碳化硅颗粒、氮化硼、氮化铝、石墨烯、碳纳米管、表面金属化的金刚石颗粒、表面金属化的碳化硅颗粒、表面金属化的氮化硼或表面金属化的氮化铝;所述的高导热基体为铜或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相材料选自纳米金刚石或表面金属化的纳米金刚石。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一级导热相材料、二级导热相材料和高温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具有第一层分形结构的导热相;
(2)再将步骤(1)得到的分形结构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或原位生长三级导热相材料,得到具有第二层分形结构的导热相;
(3)将具有分形结构的导热相与高导热基体,加压致密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后,增加如下步骤:将步骤(2)得到的分形结构物理沉积或原位生长四级导热相材料,得到具有第三层分形结构的导热相。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二级导热相材料为金刚石颗粒、碳化硅颗粒、氮化硼、氮化铝、表面金属化的金刚石颗粒、表面金属化的碳化硅颗粒、表面金属化的氮化硼或表面金属化的氮化铝;三、四级导热相材料为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相邻两级分形结构的导热相材料的质量比为1:1~9:1;所述的高温粘结剂为磷酸盐,加入量为0.5~2wt%。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二级导热相材料为纳米金刚石或表面金属化的纳米金刚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相呈分形结构的高导热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热压法或真空压力熔渗法制备高导热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36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